大陸學者盼選後民間多交流 促進兩岸和平

這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勢如破竹拿下14縣市,民進黨慘敗退縮至5縣市。圖爲九合一選舉26日舉行投票,民衆一早前往投票所,將圈好的選票一一投入票匭。(陳俊吉攝)

這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勢如破竹拿下14縣市,民進黨慘敗退縮至5縣市。大陸涉臺學者包承柯認爲,出現差距如此懸殊的結果,代表臺灣民衆對民進黨政府和蔡英文總統執政的批判聲音非常強烈,也希望選後能啓動兩岸民間與縣市長交流,加強兩岸間的和平交往。

北京、上海等地臺協幹部則認爲,當前經濟不好,人民要過好日子,民進黨政府把地方選舉上綱到臺灣存亡,令選民厭惡,畢竟大家要的是生活更好,但從防疫、物價漲等,民進黨沒有把內政做好,想拿抗中轉移焦點,當然沒用。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觀察,蔡英文在選前之夜喊出支持她,就是支持民進黨推舉的候選人,把她自己這幾年來的施政成果和候選人互相捆綁,「但顯然民衆對蔡英文的政績給出否定的答案,更多的把票投給國民黨。」

包承柯認爲,蔡英文政府近年來的施政主軸,只關心抗中保臺、和美國交好,對改善民生問題沒有實質性投入,只把眼光放在少數英系子弟身上,結果失去大多數選民支持。此外,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把兩岸關係搞得很壞,在她任內,民衆看不到兩岸關係有任何迴旋餘地。這些原因都導致了民進黨大敗的結果。

不過,對於接下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包承柯認爲,還是岌岌可危,「因爲蔡英文還是牢牢掌握臺灣政治的主導權,針對2024年的總統大選,在明年上半年就會拉開序幕,下半年進入白熱化競爭,臺灣政局將處於動盪不穩定的狀態。」

雖然不看好未來的兩岸關係走向,但包承柯對藍營新當選的縣市首長寄予厚望。他表示,九合一選舉的結果,讓各界看到臺灣民衆對國民黨的支持已集結整合,等待重新出發,「希望藍營新當選的縣市長能夠主動和大陸積極交流,大陸相關部門或各省市也願意和他們聯繫,加強兩岸之間的和平交往。」

包承柯表示,大家一方面要看到好的希望,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兩岸之間尖銳的對抗性因素仍未消除,因爲民進黨對臺獨只做不說,仍會用「抗中保臺」吸引民衆支持,他表示,從今年8月大陸一系列的軍演,令臺灣民衆會去思考,是否要讓兩岸走向兵戎相見的局面。雖然目前預測2024總統大選爲時尚早,但相信大多數臺灣民衆都會支持兩岸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