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聞風|代表委員獻計民營經濟:聚焦新質生產力、加強金融支持

中新經緯3月8日電 (王永樂)“民營經濟”依然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關注熱點,代表委員聚焦民營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支持民營經濟創新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5日表示,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舉措:一是落實和完善各項支持政策,二是圍繞企業關切優化營商環境,三是支持民營經濟創新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新發展,踏踏實實把企業辦好。一方面,從政府來講要營造好的環境,爲民營企業搭建舞臺;另一方面,民營企業家要積極開拓進取、克服困難挑戰。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6日表示,鼓勵和支持擴大民間投資。將指導地方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最大力度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同時,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用好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加強重點項目融資和要素保障。

另外,在普惠金融方面,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健全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政策體系和長效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

聚焦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成爲全國兩會期間出現頻率最高的熱詞之一,引發廣泛熱議。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指出,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要素集成和能力組合,要通過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驅動、新型工業化和全球化發展四個方面來實現。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提出,通用大模型的發展,已不是單純的科技之爭,我們應儘早未雨綢繆,高度重視大模型安全,以避免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受到限制。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建議,加大智能製造支持力度,探索智能製造“中國範式”。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爲世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春香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引領,促進產業創新,才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哪些產業可能會受益於新質生產力?中信建投首席政策分析師胡玉瑋對中新經緯表示,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最大的不同表現爲,前者已經形成了產業化、市場化、規模化的生產,而後者正處於大變革的前夕,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其他國家都沒有形成產業化、市場化、規模化。

新質生產力對於老百姓而言有哪些影響?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一是推動新的經濟增長,會帶來更多的就業,並且由於是新經濟,很多勞動者的勞動附加值會提高,這也意味着收入會有所提升。二是改善精神、物質商品的用戶體驗,買到的商品會加量不加價,體驗更好、價格更低,這將有效改善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從而推動消費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出海“弄潮”

李東生表示,全球化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企業不出海就可能出局,要主動佈局全球產業鏈,參與全球經濟循環和市場競爭。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建議,構建“出海”服務平臺,爲民營企業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李丹建議,可考慮成立“中國車企出海智庫”,邀請具有豐富國際化經驗的研究機構,對海外經營架構、合規、融資、稅收等實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定期將細化的政策建議彙報給商務部和各相關部委,爲政策落地和行業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全國政協常委、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建議,相關部門推動碳足跡覈算標準、方法和數據的國際互認,加強與歐盟的低碳發展合作,借鑑相關碳足跡覈算經驗;鼓勵優質供應鏈企業出海,與優質車企在海外系統合力發展,發揮中國汽車在供應端、製造端、產品端的綜合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雲事業部總裁曹鵬建議,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要大膽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增工擴崗實現更加廣泛的就業。建議國家通過政策引導和金融支持,推動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增加國際訂單,帶動中國國內就業。

加強金融支持

對於如何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出,對符合條件企業給予特殊時期的金融和資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難時期抽貸,在新增貸款和發債擔保增信方面給予支持等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創新供應鏈金融,化解融資困境。二是要強化科技賦能,提高金融服務質效。三是要優化風控理念,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四是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強金融產品創新。

曹鵬建議,增強融資支持力度,中央或有關地方可牽頭設立民營經濟穩定發展基金,爲中小微企業提供低息貸款,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以資金支持促進企業穩健發展和擴大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建議,在做好積極鼓勵引導、促進規範經營、加強有效監管、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定位於“三區一中心”的海南自貿港應率先放開民營企業持有金融機構股權比例的限制。

對於加強金融支持民營經濟,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在宏觀貨幣政策方面,還要繼續加碼,比如利用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手段,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在金融服務體系方面,可以鼓勵商業銀行設立專門針對民營部門的信貸部,開發適應民營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融資渠道方面,除了間接融資,還要有更明確的政策支持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手段。

另外,劉春生還表示,在信用擔保風險補償機制方面,要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以減輕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不敢貸、不願貸的顧慮。(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