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打造臺灣新藥 基因庫需合理收費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預計今年中納入健保給付,圖爲臺北榮總與麗寶生醫共同成立癌症基因體醫學實驗室,檢測技術是國人研發,可望降低檢測費用,減輕患者負擔。(本報資料照片)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預計今年中納入健保給付,民衆在接受檢測前須簽署同意書,基因資料和檢體將送至國衛院或公私立醫院、學術機構共34個生物資料庫保存。學者建議,應規畫讓資料庫合理收費,如美國每個檢體就要收費1萬美元,具有市場經濟規模,纔有利臺灣生技新藥開發,與帶動教育學界投入,未來可量身打造適合臺灣人新藥。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民衆接受NGS檢測前須簽署同意書,檢體資訊須由執行的區域級以上醫院或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申報至國衛院,資料則保存至國衛院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提供給產官學醫界申請研究;若未完成上傳,則不提供給付。

不過,臺大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系主任餘鬆良建議,應讓資料庫合理收費。他指出,在美國1個檢驗個案檢體和數據,藥廠必須花費1萬美金購買,目前雖規畫收費,但費用低、不具規模,不利臺灣生技新藥開發。

餘鬆良指出,新藥研發都會面臨經費昂貴、病人不好收案,且研究時間太長等障礙,若未來資料庫去識別化且累積個案後,只要檢體符合實驗需求,對藥廠來說可縮短研發時間,就算找國外藥廠來臺幫忙,也可直接利用臺版資料庫,量身打造臺灣人適合用藥,否則現在老吃進口藥,「就像臺灣人穿歐美版型衣服,無論怎麼穿都不合身」。

他直言,臺灣藥品研發研究預算很小,導致個案少、收案難,未來可開放藥廠針對實驗議題去挑選檢體,有經費後,可促進教育界學生投入,有效加速臺灣醫學發展。

由於過去健保資料庫很少作爲商業使用,未來能否成爲另一個重要經費來源?石崇良坦言,透過公私協力促進研究與檢測研發,加速新藥開發與應用,讓商業利益回饋到健保,健保基金就可以多一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