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奈米投 量身打造投資組合

科技發展帶動數位金融崛起,智能理財平臺提供更多元化投資選擇;奈米投就是希望能讓更多消費者能以低廉成本,得到貴賓級理財服務

文/吳禹

近兩年以來,智能理財儼然成爲各大銀行積極搶攻的新應用領域,包括王道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以及臺北富邦銀行等等在內,都陸續推出相關的智能理財服務,希望藉此率先插旗、吸取客戶目光,其中,由臺北富邦銀行推出的「全球ETF智能理財奈米投」表現可說是一枝獨秀,自四月上線至今,已累積了超過一七○○○人次用戶數,目前在投人數也達一二○○○多人,整體資產規模更是上看十四億臺幣,是當前國內在線規模最大的智能理財平臺。

智能理財平臺的崛起,確實與全球投資環境的改變息息相關,因此,針對目前全球投資環境的發展趨勢,臺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數位金融總處總處長潘柏迪(Pradeep Pant)分析,近三年以來,有幾大趨勢正在改變全球投資環境的樣貌

智能理財平臺崛起

首先,金融機構面臨到益趨嚴格的審查項目強度,同時,伴隨着各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全球進入低利率、低成長、低通膨的循環困境,再加上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精通數據與科技的使用,客戶比以往更能夠比較產品的優劣,導致財富管理業者需提供客戶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以及更新型態的投資諮詢服務,正因爲如此,越來越多的高品質智能理財服務應運而生。

曾任職於印度美國新加坡等地的金融機構,也曾在臺灣外商銀行服務超過十年的潘柏迪,針對臺灣投資人的投資偏好進行分析,認爲臺灣投資人普遍的教育水準很高,且對於財富管理產品的熟悉程度,相對許多國家的投資人而言是比較高的。

另外,他也發現,臺灣民衆的投資偏好普遍較爲保守,資產配置中多半以存款儲蓄型保險,以及固定收益商品爲主,不過,若是撇開存款以及固定收益產品的資產配置不看,臺灣民衆的投資行爲卻又顯得非常積極,許多投資人在股票市場中的交易行爲可說是非常頻繁,針對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時間也僅只有九個月;也就是說,臺灣的投資人在保守的配置之外,也有不少較爲積極的投資行爲。(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71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