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互動,美美與共(現場評論)

劉雨瑞

以產促城,城市活力才更足。以城興業,產業會更興旺。產城互動、產城融合,有賴於做好協同文章

走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航站樓,向北800米,開放式園區“五十六度玫瑰園”映入眼簾。這座園區因機場而生,旨在打造集酒店、辦公、展覽、商業等於一體的“城市會客廳”,目前已吸引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項目入駐。

五十六度玫瑰園所在地,正是地跨京冀兩地的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作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總面積150平方公里的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乘勢崛起。截至2023年底,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累計新增註冊企業近萬家,建成投產投運重大產業項目30餘個。跨越省級行政區,這裡爲協同發展、產城融合寫下生動註腳。

城市興與產業旺,往往相輔相成。縱觀現代化進程,城市化與工業化互相依託、互相影響,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然而,當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不是規模越大越好、資源越集中越好,而是必須注重發展質量。京津冀三地堅持“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北京從曾經的“大而全”轉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來”鞏固“發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實現“升級跳”。進而言之,明晰城市功能定位、區域角色定位,才能更好統籌城市建設與產業佈局,更好服務協同發展大局。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以產促城,城市活力才更足。三地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承接地的影響非常直接。河北保定軌道交通產業園,有一家企業名叫“河北京車”,2018年落地保定。看到一輛輛設計精良、美觀大氣的地鐵列車下線,記者忙問:“爲啥來河北?”企業負責人表示,這裡不光有自己一家企業,還有上下游配套企業,大家抱團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園加快建設,助力保定裝備製造產業智能升級;保定做好配套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增加了本地就業,涌起發展新活力。打牢產業基礎,提升產業品質,促進城市與產業同步升級,就能激活一座城市。

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以城興業,產業會更興旺。“一條運河千里長,運河兩岸是故鄉”。北京藝術中心,歌劇《運河謠》曲調悠揚,盡顯文化魅力。北京城市副中心積極打造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載地,文化、旅遊、教育等產業齊頭並進,城市配套服務也持續跟進。得益於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這裡的承載力和吸引力與日俱增;越來越多企業、人才落地紮根,爲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有什麼樣的城市定位,就會有什麼樣的產業集聚。以城市爲母體,拓展承載產業的空間;以產業爲根基,促進城市更新、完善配套服務——雙輪驅動、相互成就,就能形成良性循環,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產城互動、產城融合,有賴於做好協同文章。這意味着,城市化和產業化要匹配起來,不能有的質量高、有的質量低,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京津冀三地的發展階段、發展水平有差異,應立足本地、結合實際,推動產業結構與城市功能相融合。用產業鏈的視角謀劃產業佈局,以城市羣的眼光明確城市定位,奮力推進京津冀產城融合發展,大有空間,大有可爲。

(作者爲本報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