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波:以碳足跡溯源爲抓手 梳理行業最優技術路線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6月12日報道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於合肥隆重開幕

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廖振波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把握時代脈絡,重構行業先手》。

以下是他的演講實錄。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來到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盛會。感謝賈可博士的盛情邀請。受北汽集團姜董事長委託,今天由我和大家做一個簡短的交流。

今天的會議主題叫做“先手”,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當前全球汽車行業適逢“百年未有之變局”。一方面,新技術快速滲透,汽車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加速落地,帶動整個行業技術、模式、生產製造以及管理運營均在發生革命性變化。另一方面,降低碳排放全新共識,推動全球能源格局變革新能源和汽車全產業減碳,成爲未來發展的最重要影響因素。尤其中國汽車,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餘年發展,正在處於由大變強,由逆向模仿跟隨,進入自主創新、構建自身全球性產業地位的關鍵節點。

國內電動化發展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技術與商業模式日新月異。達峰,碳中和(2030年/2060年)戰略成爲各個行業未來長期發展的關鍵約束。可以說,無論世界汽車產業,還是中國汽車產業,都在進入一個轉型調整關鍵期。對“先手”環節的把握,無疑對於未來十年,乃至更長遠將來的發展,都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一是,面對行業變革挑戰,車企應加速推動系統性調整,打造行業轉型先手

電動化,智能網聯化變革正由表及裡改變汽車行業,挑戰傳統行業格局。在產品技術層面,動力系統與智能網聯繫統的變革,使新時代的汽車產品平臺發生巨大變化,市場供需的新平衡正在重構。傳統車企依據原有戰略佈局的大量整車產能和傳統驅動系統的產能,對自身發展形成巨大掣肘。而新興電驅動系統、智能網聯軟硬件技術的快速衝擊,同樣給行業帶來極其明顯的挑戰。

在組織結構層面,受整車成本結構變革驅動,“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下,智能網聯相關人才的重要性極大提升。但主要傳統企業在這一領域,人才明顯不足,成爲面向未來進一步調整的重要瓶頸。而技術與人才的共同變革,自然推動汽車企業的組織結構變革,更加扁平化、高度靈活性的創新型組織,嚴重挑戰傳統車企僵化的科層式組織結構。

在產業鏈層面,傳統汽車從整車到零部件層次分明的Tier1、Tier2產業鏈劃分,在新技術的催化下開始蔓生出大量交叉行業,汽車數據服務、產業解決方案協同、產業鏈間軟硬件整合等Tier 0.5、Tier 1.5型產業逐步生髮,對傳統垂直型產業鏈管理帶來顯著挑戰。

在研發流程方面,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推動研發週期縮短,關鍵零部件佈局更深,強化研發對消費者的響應效率,OTA升級模式取代傳統產品升級,催動傳統車企自上而下的研發體系變革。

在經營模式方面,消費者爲中心的市場格局推動汽車品牌差異化加深,圍繞消費者的營銷、渠道以及文化創新層出不窮,嚴重挑戰傳統汽車領域同質化博弈的運營思路。

行業變革的巨大挑戰,推動全球汽車企業加入轉型調整之路。無論歐美、日韓還是中國,無論產品,技術,還是生產製造、營銷模式以及供應鏈管理,新興領域的發展都在快速推進。可以說,在全新的轉型之路上,尤其是在資源配置及組織形態架構上,誰先真正調整過來,誰就能發展的更好。我們清楚地看到,無論是老牌國際車企,還是中國企業都在爲適應這一趨勢而推動變革。

作爲中國汽車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北汽集團率先涉入純電動汽車領域,並同步開啓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究,在面對行業變革的調整中持續探索,搶抓先手。

在技術研發方面,自主與合作並舉,逐步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電機、電控,以及電子電器架構技術。並通過開放合作,持續破局芯片等卡脖子技術。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在發展模式方面,我們積極構建差異化優勢,與華爲、麥格納合作開發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ARCFOX,打造品牌差異化優勢。未來五年,以ARCFOX形成的差異化品牌形象和積累的軟、硬件技術能力爲基礎,我們逐步向大衆化車型,和其他差異化場景滲透。

在組織管理層面,我們強化體系建設,落實以消費者爲中心發展理念,推動組織扁平化,產融結合重構供應鏈管理體系,同時進一步加大數字化轉型步伐,從營銷到產品再到管理體系,全面推動數字化落地。以自身的探索,爲中國汽車行業構建轉型先手貢獻力量。

二是,面對碳中和要求,車企應加速推進碳足跡溯源,落子先手技術路線

中國碳達峰,碳中和(2030年/2060年)戰略部署,成爲下一階段我國各行各業發展的最核心約束。而與此同時,海外主要發達國家,同樣在大力推動各種類型的減碳政策,並以全方位,出人意料的速度和方式對外推動。如歐洲開啓碳邊境調節機制,從2023年開始針對電力、水泥、鋼鐵、鋁、玻璃等及其製品徵收碳稅,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同步推進自己的碳邊境調節稅

世界範圍的減碳政策,推動全球經濟社會運作模式發生重大變化。面向未來,在消費層面,將產生個人碳信用資產。消費者碳信用的硬約束,將直接引導產品消費向低碳化轉型。在產業鏈層面,終端產品的整體低碳不僅由產品本身決定,更是全產業鏈低碳的共同結果。降低碳排放的要求將沿着各行業產業鏈逐級上溯,最終在各個行業層面,形成最優碳排放路線圖,並引領相應行業的技術路線。在產業競爭層面,碳邊際調節稅等不同國家低碳競爭策略的出現,將使低碳成爲企業、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一環。具有最優碳排放技術的國家和企業,將以碳排放標準爲武器,形成新的競爭壁壘

汽車行業產業鏈長,工藝精密度高,目前又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的推動下,逐步進化成具有戰略意義的科技性行業,是未來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之一。在全球碳排放政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這一關鍵行業的競爭形勢正在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變局。一方面,率先實現低碳的國家和企業,將以碳排放標準約束行業,打造汽車行業競爭的全新壁壘。高碳排放產品將難以參與競爭,從而失去市場。

另一方面,當前爭論不休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問題,也將以全生命週期碳排放,作爲全新判斷標準,重新構建最優技術路線。由此可見,誰能率先實現碳足跡溯源,摸清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線索,發掘最優化碳排放的技術路線,誰就能在未來技術路線選擇上佔有先手,並在未來全球低碳化產業競爭中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

從全球範圍來看,車企對碳達峰、碳中和(2030年/2060年)戰略的落實,仍然處於起步階段。最近幾年來,北汽集團也在這一領域開展了一些探索。在碳足跡溯源方面,目前我們已經開始梳理相關資料,啓動相關的溯源工作。在具體實踐上,我們率先在新能源汽車全生命週期領域,開展鹼碳工作。在補電方面,北汽長期以來矢志不渝推廣換電模式,不但緩解消費者里程焦慮,還能通過電池輕量化和專門維護,提升產品壽命並有效降低碳排放。去年以來,北汽還通過藍谷智慧能源等下屬企業,推動從可再生能源,到換電,再到電池回收利用的全生態,推動綠電落地,加大全生命週期循環利用率。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2030年/2060年)政策目標的同時,提升自身和行業低碳競爭力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極其深刻的巨大變革。中國車企有必要抓住行業轉型調整和碳達峰、碳中和(2030年/2060年)戰略的重大轉折,積極主動,佈局先手。尤其是在碳足跡溯源方面,應該儘早開啓國家、協會以及企業共同參與的深度合作,以碳足跡溯源爲抓手,梳理出汽車行業最優化碳排放技術路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國內汽車企業的發展先手,以及在新時代的競爭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汽車產業先手,推動中國汽車邁向更加高遠的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