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籲重視偏鄉資源不足

高雄市六龜區衛生所主任林鴻醫師,獲醫師公會頒發110年臺灣醫療典範獎。(陳祐誠攝)

醫師公會全聯會昨舉辦醫師節慶祝大會,頒發防疫特殊貢獻獎、醫療典範獎給過去1年有功醫師,以及頒獎致敬資深行醫醫師。醫療典範獎得獎人、在六龜偏鄉行醫20年的醫師林鴻,曾自掏腰包買鋼琴,讓偏鄉學子圓夢,他呼籲各界繼續重視偏鄉高齡化及醫療問題,現代環境不只缺人,更缺器材,需要資源長期挹注。

醫師公會昨頒獎給防疫有功人員,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立法院長游錫堃等人皆擔任頒獎人,而「防疫特殊貢獻獎」醫師名單中,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等人都在其中。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我國疫情穩定、防疫規定能適度放寬,都要感謝醫療人員的努力,這段時間很多醫護夥伴犧牲休息時間,疫苗覆蓋率纔在5個月提升到7成,讓國內控制疫情並復甦經濟,感謝5萬多名醫師在疫情期間提供的高品質醫療。

在高雄市六龜區行醫20年、曾獲政府服務獎的醫師林鴻,昨日再獲得醫師公會頒發醫療典範獎。林鴻原籍香港,來臺讀醫學系畢業後留在臺灣工作,2000年首次被醫院派到六龜,不久後成爲六龜衛生所主任,20年來行醫奉獻給弱勢。

林鴻回憶,自己剛到六龜報到時,當地已經3年沒有醫生,現在已有牙科、血液透析、復健/骨科、眼科、婦產科、營養師衛教與長照中心,各方人馬輪流進駐六龜,一起讓老年人吃得下、看得到、走得動。

林鴻說,20年前的六龜人口約1萬6000多人,現在只剩1萬2000多,人口減少約4000人,老年人口卻沒有變,足見偏鄉人口高齡化且年輕人外流嚴重。

林鴻呼籲各界重視偏鄉醫療問題,尤其醫療科技與20年前有天翻地覆的改變,偏鄉不只缺人,更缺精密醫療器材,而投入資源非立竿見影,需要時間來呈現成績。他笑說,自己不離開六龜就是要感謝各方的支持,不斷有資源涌入,他就要不斷做出成績,才能對得起社會與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