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陵祥:一片冰心在銀壺

“三千來去客,四萬打銀人”,這句明萬曆年間《福安縣誌》中的記載,描繪了閩東地區畲族銀器鍛制的繁榮景象。畲族人崇尚銀飾,女性日常佩戴的耳環、手鐲、吊墜等首飾,寄託了她們對於生活的美好向往與祝願。而婚喪嫁娶等人生中的重大時刻,或是民族傳統節日,銀飾銀器也從不缺席,可以說,銀飾文化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唐末以來,畲族銀器便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與精湛的工藝逐漸興盛。然而,隨着社會變遷,畲銀技藝也歷經波折,幾近失傳。

幸而,有以林陵祥爲代表的畲族銀器鍛制工藝傳承人,以不懈的努力讓這份古老的技藝重煥新生。

接受我們採訪的當天下午,林陵祥將參加非遺傳承人“老手藝與新匠人”的圓桌沙龍。恰逢龍年,他創作了一套龍題材的純銀茶具,這套作品亦隨他亮相於第二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論壇。

儘管曾突破無數銀器鍛制的難關,也取得了很多含金量頗高的榮譽,但在林陵祥看來,自己仍是個打銀人,歸根到底是個手工藝者。

Part1:背井離鄉,輾轉千里的學藝之路

打銀的小錘在林家已經敲過幾百年。

盈盛號傳至林陵祥是第七代。在他年幼時,鄰里鄰居常常拿老銀來家裡翻新,林陵祥對於銀器的興趣就在旁觀打銀錘一次次的揮舞與落下中萌發。

爺爺奶奶時常講述祖輩的輝煌與故事,林陵祥也曾親眼看到爺爺奶奶的銀簪與虎帽,上面鏨刻的花紋細巧精緻,巧奪天工。但由於過去家庭突遭變故,這份珍貴的技藝在父輩手中不慎遺失,成爲他心中難以釋懷的遺憾。

那些精美的銀飾一直讓他魂牽夢縈。爲了找回失落的技藝,林陵祥踏上漫長的求學之路。他先是前往鄰市寧德,找到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師傅,憑藉着極高的悟性和勤奮,短短兩年間,技藝便有了質的飛躍。然而,復原祖輩遺物的重任依舊艱鉅,他深知自己仍需更上一層樓。

不甘心的林陵祥又輾轉南京、北京等地四處拜師。在河北時,他更是不惜自費請老師傅打銀,自己則在旁觀摩,將每一道工序都爛熟於心。

畲銀長於精湛的鏨刻工藝,造型新巧獨特、紋飾雕工細膩精美。這種技藝林陵祥已經初步掌握,但如何鍛製出層次更加分明的高浮雕銀器的問題仍然困擾着他。他了解到西藏一帶用於佛教的銀器具備這樣的特點,於是便動身前往西藏,寄居在打銀師傅家中,虛心求教,渴望找到突破的靈感。

在林陵祥看來,學藝之路永無止境。師傅傳授的僅是基礎手法,而真正要創作出獨具匠心的作品,還需自己不斷摸索。“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刻畫出自己腦海中的圖案,需要打磨什麼形狀的鏨刀,需要用怎樣的手法才能夠於方寸之間完美鏨刻,都需要反覆嘗試才能突破。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林陵祥就這樣不斷拜師學習、不斷實踐探索,積累起相當豐富的銀器鍛制經驗,持續提高銀器鍛制水平。

Part2:讓塵封於博物館中的工藝再一次成爲現實

隨着林陵祥的技藝日益精湛,1999年,他和哥哥林賢學重啓祖輩創立的“盈盛號”品牌。自己潛心於銀器的雕琢與打磨,哥哥則負責對外拓展與合作,兄弟倆憑藉不懈的努力,在市場中穩紮穩打,逐漸站穩腳跟。到2007年,“盈盛號”的畲銀製品已佔據可觀的市場份額,甚至遠赴東南亞展銷,聲名遠播。

2010年,對“盈盛號”而言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林陵祥創作的《八寶銀盤》在上海世博會上大放異彩,使得林陵祥與他的畲銀鍛制技藝聲名鵲起。但是林陵祥並未固步自封,而是向更高水平的技藝發起挑戰。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友人提及“口耳一張打”的銀壺技藝已瀕臨失傳,國內無人能及,即便在日本也鮮有匠人掌握。這句話激起了林陵祥作爲手藝人倔強不服輸的鬥志:“別人越說做不來,我就越來勁。”

“口耳一張打”,即僅憑一張銀片,通過錘揲技藝,無焊接地打造出壺身、壺耳及壺嘴,其難度可想而知。在錘揲過程中既要保證不將銀片打歪打破,還要保證銀壺整體線條的優美流暢,因此每一錘的落點都必須非常精準、分毫不差。

林陵祥不斷改進工具,反覆嘗試,在報廢無數把銀壺之後,最終攻克了“口耳一張打”的難關。而這第一把“口耳一張打”的作品,也獲得了2016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獎。

林陵祥醉心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除了錘揲,他還從歷史中挖掘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譬如始於商周、多用於青銅器上的金銀錯,這項工藝用料珍貴、工藝複雜、精美絕倫,備受王公貴族青睞,但後來逐漸失傳,僅存在於博物館的文物之中。

“金銀錯在青銅器上很好做,因爲青銅的硬度大,而銀器比較薄比較軟,想要在上面再鑲嵌東西,難度就大大提升了。”再次面對挑戰與質疑,林陵迎難而上,在薄約80絲的壺身依紋鏨槽,嵌入金絲金片,再根據畫面高低分層細緻鏨刻。他不僅成功地復原了這項古老的技藝,還開創性地運用到了銀壺的製作當中,獲得了“金銀錯銀壺第一人”的稱號。

林陵祥還在不斷嘗試同其他工美技藝融合:他借鑑福建壽山石雕常運用的薄意雕技藝,它比淺浮雕更淺,能在層次薄的基礎上雕出分明的形象。在銀壺鍛制中採用薄意雕,既使畫面具有靈動感、富有畫意,又使得銀壺不至於過厚影響使用。景德鎮瓷器因其畫工、構圖方面的特長,也被林陵祥汲取吸收,運用其中。由於銀的導熱性較強,茶杯茶壺容易燙手,於是林陵祥又引入了福州漆器以及非遺藤編,以脫胎漆工藝使得藤條光滑油亮,編織在需要隔熱的壺柄等處,既美觀又實用。

談及未來,林陵祥滿懷憧憬。他計劃挖掘並復原唐朝時期的金銀平脫工藝,期待銀器與被譽爲“中國傳統工藝三寶”之一的漆器能有更深層次的融合與創新。

Part3:在發展中傳承得更遠

在畲族的漢化進程中,畲銀技藝一度處於瀕臨失傳的邊緣。畲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獨特的圖騰。除口口相傳之外,他們還巧妙地在銀器上鐫刻圖案,記錄本民族的文明印記。從出生、婚喪嫁娶到民族節日的歡慶盛事,乃至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畲族人民與銀器、銀飾緊密相連,難捨難分。

畲族銀器鍛制技藝的傳承,始終是林陵祥心之所繫。

近幾十年來,以林陵祥爲代表的新一代畲銀手藝人積極挖掘、搶救畲族文化與畲銀技藝。2014年11月,福建省寧德市申報的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鍛制技藝)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不僅讓畲銀技藝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更爲其保護與傳承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盈盛號”在汲取畲族文化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力求每一件作品都能彰顯獨特的民族風情。他們明白,唯有創新發展,才能傳承得更遠。因此,“盈盛號”將目光投向現代生活,運用傳統技藝提升生活品質,讓傳統之美融入日常,觸手可及。其產品從觀賞性的禮品、收藏品逐漸擴展到實用性的酒具、茶具、餐具,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與智慧,並巧妙融入畲族的紅、黃、黑等色彩元素與鳳凰等圖騰圖案,使之別於普通純白銀製品,彰顯文化韻味。

如今,“盈盛號”在林陵祥林賢學兄弟二人的經營下,業務已遍佈福建,並持續向外拓展,成爲閩東銀飾品加工業的佼佼者。2009年9月,更被認定爲中國國家“十一五”期間福建省首家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

對於畲銀技藝的傳承,林陵祥有着深遠的規劃與佈局。他在企業內部設立了“畲族工藝培訓基金”,不僅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還積極創造就業機會,同時注重吸納與培養畲族青年才俊,僅在此學藝的畲族學徒已有十餘人。

他滿懷期待,希望未來能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共同爲古老的畲銀技藝注入鮮活的時代因子,讓這份承載着閩東記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時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輝,向世界展示畲銀的獨特魅力與不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