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首發任務四大看點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30日電
發射成功!
11月30日晚,在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這一發射場建設以來首次承擔發射任務,標誌着我國商業航天發射場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看點一:新工位、新火箭、新機制、新團隊
作爲目前我國唯一的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在首發任務中呈現出四個“新”,即新工位、新火箭、新機制、新團隊。
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天樑說,發射場的發射工位位於文昌海岸,擁有更加廣闊的安全發射角度,地理優勢得天獨厚。修建發射場的技術和管理團隊人員各司其職。“衆人拾柴、目標一致,才能把發射場高標準高效率地建起來。”
記者瞭解到,此次首發任務中,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的新型火箭,在長征系列家族裡首創4米級箭體直徑,實現了大直徑、大推力,更有利於實現火箭的高性能。
這一火箭可根據任務需求適配5.2米、4.2米直徑構型的整流罩,支持單星、多星不同軌道發射,將開啓我國商業火箭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新篇章。
相比酒泉、西昌、太原和文昌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是首個企建民用的航天發射場,其任務組織和管理運作採用靈活高效的商業化機制,可以更好地聚集社會創新力量。
例如,發射場技術區建成智慧發射場系統,通過數字化信息、智能化應用,將雙工位等多個子系統整合起來,實現資源集中管理和統一調度;面對大量設施設備、特殊燃料等並行交叉採購難題,管理人員將傳統配套保障供應模式改爲市場化競價採購,提升了採購效益。
“我們的目標是走既有高效率又有高效益的良性發展道路,助推我國商業航天高速度高質量發展。”楊天樑說。
看點二:實現商業航天里程碑性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火箭專家範瑞祥說,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任務圓滿成功,標誌着我國商業航天發射場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真正形成了執行發射的完整能力,補齊了商業航天的鏈條缺口,對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過去近十年,我國許多商業衛星、火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唯獨缺少商業航天發射場這一基礎設施,造成了部分商業火箭、衛星“有勁兒沒處使”的現象。
範瑞祥認爲,商業航天注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扮演着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角色。尤其是經過數十年的航天重大工程的帶動,我國已經具備加快開展商業航天工作的條件。
今年,商業航天作爲“新增長引擎”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加速發展“集結號”正式吹響。
“商業發射場可以高頻次、高效率執行發射任務,爲廣大商業火箭和衛星公司提供一個穩定可靠的發射平臺。”範瑞祥表示,“這將促進航天技術的創新和轉化,助推我國商業航天發展進入快車道。”
看點三:發射平臺突破傳統技術模式
走進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兩座聳立的發射塔架格外引人注目。據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工程設備部部長葛立新介紹,這兩個發射工位可謂整個發射場技術創新的典範。
在過去,一個型號火箭往往由固定的發射工位來執行發射任務,具有操作相對簡單、穩定性高等優點。而當前,我國商業火箭公司衆多,產品型號多樣;如果“一個火箭一個工位”,難以滿足現實需求。
葛立新說,此次執行首發任務的二號工位,打破了“一對一”的傳統,創新採用“通用型”接口設計;發射前後端設備並不固定,可以“模塊”更替,“對口”更換,讓包括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在內的19個型號火箭都能使用。
葛立新告訴記者,不同推進劑種類、起飛重量、直徑長度的火箭,這一工位基本都能適應。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一號工位,在設計上同樣進行了技術創新——取消了傳統的導流槽,採用高出地面3.9米的導流錐,並通過發射臺、導流裝置和擠壓式噴水系統,共同實現高溫火焰排導和降溫降噪,使整個工位建設週期縮短了一半,同時攻克了“7天發射、7天恢復”的難題。
看點四:組裝、測試、轉運採用“三平”方式 提高火箭發射頻次
過去,我們通常看到火箭組裝、測試、轉運都是“豎着”的。這種垂直的方式,對發射場設施要求較高;由於全程耗時較長,發射易受天氣影響;發射後工位受損較大,需要花更多精力修復。
對於商業發射場而言,提高火箭發射頻次尤爲關鍵。如何改變設計來省時間、提效率?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答案是採用“三平”方式。
發射場二號工位項目經理邊鵬飛解釋,“三平”就是火箭的組裝、測試、轉運三個環節均在水平狀態下進行。火箭在技術廠房裡“躺着”組裝和測試,隨後載着衛星“躺着”轉運到發射工位後整體起豎,只需再做一個簡單測試,加註燃料後即可發射。
範瑞祥認爲,“三平”方式對於發射工位的設施要求比較簡單,不需要吊裝作業、垂直轉運軌道、迴轉平臺,火箭在技術廠房時已經做好測試“待命”,可以實現短時間轉運和發射,工位設施不需要再“大包大攬”承擔很多工作,發射後恢復時間較短,從而提高發射頻次,降低發射場的建設成本。
此外,海南文昌近海氣象多變,降雨、雷暴、颱風等多發,發射場採用“三平”方式,更利於應對變幻莫測的天氣。
“這種新型發射組織方式,需要火箭和衛星設計得更‘強壯’,此前在國內嘗試不多,現在已經成爲商業航天的‘共識’。”範瑞祥說,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未來將持續提高單個工位的發射次數,通過“三平”方式,最快可能做到“今天轉場,明天發射”,讓發射場的發射和使用效率更高。
編輯 賈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