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福村黑歷史被挖出!埃及聖䴉逃脫全臺繁衍近萬

六福村過去黑歷史被挖出,40多年前曾引進6只有死神鐮刀之稱的外來種「埃及聖䴉」當觀賞鳥,在臺風期間全逃出,在臺繁衍進萬隻。(花蓮林管處提供)

桃園一隻脫逃的東非狒狒27日遭槍殺,一直否認是自家狒狒的六福村昨深夜突改口,證實死掉的狒狒是他們的,引起外界譁然,而六福村過去黑歷史也隨即被挖出,40多年前六福村曾引進15對有「死神鐮刀」之稱的外來種埃及聖䴉(音同環)當觀賞鳥,卻在臺風期間有6只逃出籠子,由於在臺灣幾無天敵,快速繁衍近萬隻,釀成生態浩劫。

外來種鳥類「埃及聖䴉」在臺灣繁衍,農委會展開全臺移除埃及聖䴉計劃,經獵人搜尋獵殺。(花蓮林管處提供)

埃及聖䴉原產於非洲、中東地區,最明顯特徵是黑色長喙如同鐮刀,而有「死神鐮刀」之稱,身體全白,後羽黑色,頭至頸爲黑色裸皮,腳也是黑色,飛行時雙翼張開後邊有一道黑色羽毛,喜好棲息在田區及溼地等處覓食,傍晚會與鷺科鳥類混羣夜棲,並共同築巢繁殖,對本土鳥類生態帶來生存威脅。

1979年六福村自美引進15對埃及聖䴉飼養,外傳因爲颱風損毀籠舍逃脫6只,但也有消息指雖然第一代15對埃及聖䴉經剪羽後沒有長途飛行能力,但繁衍的二、三代,並沒有持續剪羽,數量、活動範圍逐漸擴張,5年內園內族羣數量就達到近50只,加上六福村採取開放式飼養,所以有埃及聖䴉逃出園區。

1984年埃及聖䴉首次被發現出現於關渡紅樹林一帶,之後棲地範圍逐漸擴散,新北市、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屏東都有埃及聖䴉繁殖區,2009-2012年林務局調查當時族羣量估計爲500-600只,2017年中華鳥會再度族羣調查,族羣數量增加到2227-3046只。

埃及聖䴉在臺灣幾無天敵,本土鳥類棲息地若被埃及聖䴉侵入,生存空間很快就會消失。農委會從2019年展開全臺移除埃及聖䴉計劃,請獵人協助射殺,至今已移除進2萬隻、7000多顆蛋,目前還有數百隻散佈全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