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人林下養蜂 受僱打埃及聖䴉賺外快

獅潭百壽村賽夏族長老豆鼎發(左)帶頭開始養蜂。(謝明俊攝)

百壽社區賽夏族養蜂人創立自有品牌「SAWI 百壽」森林百花蜜。(謝明俊攝)

苗栗副縣長鄧桂菊(中)與原民中心主任蔣意雄一同參加百壽社區養蜂產業成果發表。(謝明俊攝)

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體驗搖蜜。(謝明俊攝)

南莊賽夏族人風英山受僱撲殺埃及聖䴉。(謝明俊攝)

南莊賽夏族人風英山受僱撲殺埃及聖䴉,3個月下來已成功獵殺百餘隻。(謝明俊攝)

南莊賽夏族人風英勇受僱撲殺埃及聖䴉,3個月下來已成功獵殺百餘隻。(謝明俊攝)

苗栗賽夏族人與林務局和解發展林下經濟,包括養蜂、養雞及種植香菇等農業活動,讓賽夏族人能在祖地上生存發展,獅潭壽村的賽夏族人13日特別展示養蜂相關產品。近日,林務局更僱用賽夏族人協助撲滅埃及聖䴉,每日埋伏在新竹海邊以傳統獵槍獵鳥,發揮原住民精良的狩獵技巧,至今3個月已成功獵殺百餘隻。

2018年,林務局和苗栗賽夏族人簽訂和解協議,讓南莊東河、向天湖蓬萊及獅潭百壽等部落賽夏族人能夠在祖先的山林發展林下經濟產業,讓族人得以在家鄉發展產業維持生計,其中最主要的林下經濟包括了,養蜂、養雞、種植香菇等,藉由特殊的養殖產業,生產特殊的農特產品,再建立品牌對外銷售,以求賽夏族人維持生計之道。

南莊的林下養蜂發展較早,最早還有9個傻瓜傳說,也就是最早開始學習養蜂的9個蜂農,一度被族人視爲傻瓜,後來養蜂成功收成蜂蜜等產品,9人被視爲成功的代表,但族人仍幽默地保存着9個傻瓜的傳說。

獅潭百壽村也是賽夏族人重要居地全村有百餘位村民,與林務局簽署和解協議後,長老豆鼎發首先加入養蜂行列,但因不諳養蜂技巧,透過頭屋明德社區蜂農的協助,從幾隻蜂箱開始蓄養,至今有一個蜂農養百箱蜜蜂的規模。

在豆鼎發的示範作用下,多位村民跟着加入養蜂行列,並集合大家的力量,學習如何製作蜜蜂的相關產品,除蜂蜜以外,還有蜂蠟蜂乳手工皁等,結合百壽村文健站一同發展養蜂產業。

13日上午,百壽社區在文健站舉辦林下養蜂成果發表,並以「SAWI百壽」爲蜂蜜品牌,副縣長鄧桂菊與原民中心主任蔣意雄到場祝賀,鄧桂菊並親自體驗搖蜜過程,並品嚐剛搖出來的百花蜜,好吃地讚不絕口。

林務局除了輔道賽夏族人發展林下經濟,最近還特別藉重賽夏族人的山林生存技能─狩獵,替國內環保除害。原來國內許多濱海地區出現外來種的埃及聖䴉,嚴重影響生態環境,更嚴重排擠本土原生白鷺絲等物種生存空間,因此林務局藉重賽夏族人精湛的狩獵技巧,協助射殺埃及聖䴉,維持生態平衡。

林務局徵選風英山、風英勇等4名有獵槍執照的南莊賽夏族人,請他們負責在新竹南寮漁港新豐間埃及聖䴉聚集的濱海海岸林地,以獵槍撲殺埃及聖䴉。原本林務局有準備公用霰彈槍給風英山等使用,但風英山等人用不習慣,最後還是選用他們自己祖傳土造獵槍,槍管長達1米8,命中率非常精準

從今年7月開始,風英山等人不定期地出現在南寮、新豐海邊,埋伏獵殺埃及聖䴉。據風英山表示,埃及聖䴉非常警覺聰明,他們剛開始捕獵時,因埃及聖䴉未有警覺性,還容易得手,後來得知有獵人出現後,就提高警覺性,經常聽見或看見他們的車輛靠近,就整羣飛離,使得他們必須遠遠地就下車步行,甚至匍伏前進才能靠近下手,有時,他們埋伏了2天,好不容才射中2只,而且只要射中其中一隻,其餘的就四散飛離,短時間內不再回到原地。

風英山等獵人在岸上追蹤獵殺埃及聖䴉不易,有時就得搭乘膠筏岸際搜尋,撲殺行動至今,他們已成功獵殺百餘隻,將繼續努力替環保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