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現蹤花蓮溪口 !埃及聖䴉入侵恐危害本土鳥類

外來種「埃及聖䴉」因會本土鳥種爭略食物棲地,造成物種危害。(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提供/羅亦花蓮傳真)

埃及聖䴉的外觀圖說。(花蓮林管處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埃及聖䴉對生態的危害圖說。(花蓮林管處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林管處育樂課長陳靜儀呼籲民衆,發現埃及聖䴉後請立即向林管處通報,切勿私自捕殺。(羅亦晽翻攝)

外來種「埃及聖䴉」因會和本土鳥種爭略食物及棲地,造成物種危害。日前花蓮林管處接獲民衆通報,在花蓮溪口發現埃及聖䴉的蹤跡,出動人員搜索視察未果,仍提高警覺蒐集相關情資,並呼籲民衆如發現埃及聖䴉請立即通報。

研究指出,埃及聖䴉和本土原生鷺科鳥類的棲地、食性重疊,目前已開始競爭、排擠鷺科鳥類生存,可能對被其取食的物種造成危害;加上大量聚集築巢時,更會將樹頂枝葉拔除,破壞植被覆蓋。除非長期持續地移除埃及聖䴉的蛋、雛鳥成鳥,纔可能壓制數量龐大的埃及聖䴉。

埃及聖䴉40年前自國外引入後,意外逃逸野外,因無天敵環境適應佳,族羣量逐年增長,現已廣泛擴散至西部各縣市的沿海溼地,更進一步往內陸海拔山區逼近。

花蓮林管處育樂課長陳靜儀指出,目前僅剩花蓮、臺東尚未有埃及聖䴉繁殖紀錄,這次接獲通報後,已提高警戒層級,深怕花蓮零紀錄被打破;陳也呼籲民衆,發現後請立即向林管處通報,切勿私自捕殺。

原產非洲中東的埃及聖䴉身體全白後羽黑色,頭至頸爲黑

色裸皮,嘴喙爲黑色,喙長且下彎,曲如鐮刀,腳也是黑色的,飛行時雙翼張開後彷彿童話故事裡的巫婆,一般俗稱「巫婆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