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臺苦無疫苗可打 陸生:我們只能自立自強

臺灣疫情不穩定,陸生基於諸多考量,對返陸與否陷入兩難。圖爲銘傳大學迎接陸僑生,去年特此舉辦中秋節餐會。(本報資料照)

臺灣疫情持續,但疫苗短缺,仍無法普遍施打,近日有陸生主動詢問衛福部,是否有疫苗可打,直接獲得否定的答覆,對此情況深感無奈,再度體驗到「被排斥在體系之外的疏離感」,爲了升學,嘆言只能自立自強。

境外權益小組近日在官方臉書發佈訊息,提到有陸生主動詢問衛福部,是否可排到施打疫苗,衛福部職員直接回復,必須是具備居留證與健保卡外籍人士可登記預約疫苗,再加上臺灣目前疫苗短缺,公費疫苗方面,則是得等到施打對象都完成接種,政府纔會再評估,是否讓沒有居留證與健保卡的外籍人士打疫苗,不過也強調陸生確實不包含在公費施打疫苗羣體之內。

就讀臺北某知名公立大學碩士陸生表示,不少陸生確實想返陸打疫苗,但想到去年遭民進黨政府阻攔回臺,仍餘悸猶存,擔心回到大陸之後,又無法回臺繼續學業,「怕回去就過不來影響開學,再加上兩岸28天的隔離,所以是想回去又不敢回去。」

陸生徘徊在兩岸,已淪爲「第三種人」,該名陸生說:「大陸政府也不管我們,只會拿我們當槍使,藉着意義來攻擊臺灣,臺辦到現在任何關心都沒有,這種事情都不敢細想的,大陸政府不給我們幫倒忙,已經謝天謝地了」;至於在臺灣,最主要仍受限於身分問題,「該有的都沒有,只能自立自強!」

該名陸生也說,包含政府與民間企業採購的、捐贈的以及臺產疫苗在內,臺灣總共疫苗3000萬劑數量並不夠,「陸生們在意的,依然是被排斥在體系之外的疏離感」,爸媽們當然也非常擔心,不過基於公共衛生角度來說,「打不打(疫苗)應是個人的選擇問題,能不能打是剝奪了選擇權的問題。」

至於陸生對於疫苗的心態,該名陸生認爲,陸生矛盾的心態與臺灣民衆相當,當初政府開放民衆自費施打,但接種意願不高,如今疫苗短缺,注射疫苗意願反而變高,「比較折衷的一個辦法,臺灣政府承認科興國藥,大陸政府承認高端聯亞,推出兩岸疫苗護照,愛打啥打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