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臺生:我們只是選擇在外打拚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時期,與同學共同完成的黑匣子彙報演出。(作者提供)

每一個人的相遇,命中註定都有一段故事。2008年國小畢業的我便在爺爺陪伴下到上海升學,對於當時的「臺籍陸生」我很特別,因爲我家不是臺商身分,而且爺爺希望我不要「搞特殊」的諄諄教誨,於是並沒有就讀國際學校,亦或是臺商學校的我,來到了一所沒有其他港澳臺學生的普通公立中學。印象中,當時正值北京奧運會,也可謂大陸迅速發展時期,我家對面還是一塊工地,沒有地鐵,只有公車

時間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爲迎接世界各國、各地區遊客,我家對面已然建成了如今上海的一塊地標性建築——日月光中心廣場。伴隨它的則是聯結上海市中心區至郊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九號線。不知是機緣巧合,還是命中註定,同樣有着臺灣身分的它和我一同在上海定居下來。更令我感嘆的是,時隔兩年,0.72平方公里的工程就此建成,這樣的規模在臺灣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竣工。

與大陸生同場考試

2015年是我人生最重要,也是改變我世界觀的一年。在大陸,如果你想就讀藝術專業,就必須在高考前參加藝術考試,也就是所謂的「藝考」。身爲非藝術生的我決定給自己多一個機會,於是報考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戲劇影視導演專業。當時的藝考競爭機制,還未將港澳臺生和大陸生分開考覈。就這樣,我便有幸與幾千個大陸學生一同參加考試

當然,也因爲這樣的機會,我才真實的感受到曾經臺灣新聞媒體和長輩口中的「大陸學生競爭力」。許多同學早在高一便參加藝考培訓,樂器、畫畫、表演,只有能讓老師記住你的展示,沒有你不敢做的事情。這樣幾千人報考一個專業的十幾個名額,一個人可能要同時參加十幾所學校的校考,就爲了能被其中一所學校相中,如此的競爭環境激發着學生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可能。這是對臺灣,乃至世界其他地方來說,難能可貴的人生體驗。更重要的是,這些敢說、敢演的同學還只是大陸學生中的鳳毛麟角

作爲第十四名入學的我,在四年裡從這些同學身上學到了許多,他們不會因爲我的口音而拋下同在表演課的我,在劇本構思分享會上更讓我瞭解到未曾看到的大陸生活,你會知道原來大陸的農村並非我們在臺灣理解的鄉下,你還會知道大陸並非只有北上廣深這些發達城市,她的二三線城市已經或即將超越我們的臺北

不過,在這個信息交互的時代,同樣會產生信息的片面性。在我和其他專業的港澳臺生交流時,我發現許多同學也有意願參加藝考,但他們以爲我們並不能參與,甚至以爲只有港澳臺考試能讓他們就讀大陸高校。沒人去探索,而是在體制中游蕩。

孤身一人赴陸面試

在北京就讀中國傳媒大學的第一年,我遇到了一個來自臺灣輔仁大學的大三女孩。作爲編導專業交換生的她,出於想要了解大陸影視文化的目的來這裡完成一個學期的學習。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她在畢業後居然選擇孤身一人到大陸面試、工作。我聽她說,當時臺灣已有電視臺要簽下她,因爲她和同學共同創作了一場室外真人秀作爲畢業製作。但是當她和老闆提及自己有意願來大陸時,他立刻鼓勵她,「如果你現在不出去,可能就沒機會了。」

沒有親朋好友在大陸,更沒有任何資產的她,帶着勇氣和興趣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長沙開始工作。我好奇的問她,「你覺得大陸人和臺灣人有什麼不同?」她表示,「我感覺大陸的同事雖然有點利益之交,但大家都在朝一個方向前進,努力做好一檔節目。我在臺灣雖然大家關係都不錯,但是我們整個畢業班,現在居然只有我在做節目。」

其實一開始她的生活挺艱辛的,碰到公司年會時還需要向我借五百元人民幣來購置衣服,因爲她的底薪不高,完全靠每完成一期節目來算提成。不過,當她完成了《明日之子》第一季後,她的生活和工作都算穩定下來。現在當我見到她,也許她還不是一個知名編導,更不是一個有錢人,但她選擇離開舒適圈,追尋自己的夢想,擁有更多的機會,我想,她應該也挺幸福吧。

在大學期間,我還與一檔與留學相關的網路綜藝欄目合作,開始採訪身邊的港澳臺學生及外國留學生。我採訪的十幾個人中,有一個臺灣男生也令我印象深刻。

原本考上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科的他,卻在就讀不到一年便休學重考。經過一年的努力,他來到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新聞系。我好奇的問他爲何放棄成爲一個演員的可能,他回答我,「因爲我有一個新聞夢,想讓世界看到更多。」那我更好奇的詢問他,既然想當記者爲何選擇大陸而非臺灣,他只是笑了笑回答,「我想知道大家口中的大陸到底是怎樣的,而且新聞不就是要更多元化的學習和觀察嗎?」

一年後,我再次採訪他的學習生活,也同樣問道「臺灣學生和大陸學生的區別」,他則用「小綿羊」來形容臺灣同學,用「大灰狼」來比喻大陸同學。他還說,「在臺灣,大家上課有種既來之則安之的感覺;在大陸,從課題選擇、素材蒐集到實地考察、拍攝製作大家都非常講究,思維碰撞也是經常有的事。」

事實上,在我採訪的十幾個臺灣學生中,絕大多數人都選擇畢業後留在大陸發展,但是會在臺灣買房,以便未來能有一天回到臺灣養老生活。不知不覺,在我成長的二十年來,大陸逐漸成爲一塊鍍金、發展、追求夢想的地方,而我們的臺灣則成爲了安居養老的選擇。

選擇勇敢出外打拚

這次由於疫情原因,許久沒在臺灣生活那麼長時間的我,也聽到、看到了當代臺灣人對大陸或大陸人的認識。我很驚奇的發現,無論是我親戚,還是我的小學同學,他們都會提到「在大陸突然消失」這個傳聞。但是這個小學同學又說道,「可是我在想,你在那裡挺自由的呀。」

今天,我並非想說大陸有多好,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好與不好,我想在這裡和每個人分享大陸不只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沒有人想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我們只是選擇了適合發展的地方;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鄉,我們只是選擇在外打拚,爲家鄉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