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文創成燙手山芋 文化局上下不同調

文化局自2016年底接手,限期管理3年,不僅打造「艋舺龍山文創B2基地」,還邀請文創團體進駐,但依舊冷冷清清,甚至有店家平日來客數僅個位數。(李依璇攝)

位在捷運龍山寺地下2樓的地下街B2商場2016年底由文化局接手,打造成「艋舺龍山文創B2」,但啓用至今2年多,人潮始終不見起色。文化局長蔡宗雄上任後提出4大方向,積極振興龍山B2,但文化局上下不同調,內部高層認爲龍山B2已經成爲燙手山芋,誰碰誰倒楣,不僅動線環境問題難解,且每年光是場地維護費就接近3千萬,收益卻不到20萬。

艋舺龍山B2原由市場處管理,柯文哲上任後亟欲振興臺北西區,推動「中正萬華復興計劃」,文化局自2016年底接手,限期管理3年,不僅打造「艋舺龍山文創B2基地」,還邀請文創團體進駐,但依舊冷冷清清,甚至有店家平日來客數僅個位數。

文化局管理龍山B2期限至2019年底爲止,但蔡宗雄去年12月升任文化局長,提出4大方案挽救龍山B2,包括文數位內容實驗場、視障藝術創作古物跳蚤市集及龍山寺古蹟修復室。據悉,龍山B2新計劃將在4月中旬向臺北市長柯文哲彙報,一旦柯點頭,龍山B2就不會交還市場處。

不願具名的文化局高層表示,龍山B2不具市場效應,但上面的人要給他們,有什麼辦法?每年光是場地維持費就得花3千萬左右,能創造的收益(場地使用費)卻僅17萬元。高層無奈表示,現在議會已經撥預算,只能把它做完。

高層進一步指出,龍山B2先天條件不良,光是動線設計就已讓文化局一個頭兩個大,且龍山B2硬體設施需要大幅度改裝,但牽涉多個局處難以整合,現階段也不會有局處想接手。他感嘆,過去柯說要重現風華、翻轉西區軸線,不願意放棄這裡,但龍山文創就是燙手山芋,誰碰誰倒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