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094改進型潛艇龜背變大 疑換裝巨浪2A

中國海軍094改進型戰略潛艇龜背以變得更大,專家認爲,它可能換裝了射程達1萬公里的巨浪2A型潛射彈道飛彈。(央視截圖)

北京12日在南海舉行規模空前海上大閱兵,央視報導顯示,戰略打擊羣由中國海軍6艘核動力潛艇組成。

這6艘核潛艇中,兩艘是第2代攻擊型核潛艇093型,另外4艘全部都是2代改進型(簡稱2.5代),而且是戰略核潛艇、攻擊核潛艇各2艘。這兩型2.5代核潛艇分別是094改進型,以及093B型

大陸軍事微博百戰刀指出,一直以來,中國核潛艇因大直徑耐壓艇殼技術遲遲無法獲得突破,因此排水量與其他國家核潛艇相比偏小。尤其對於搭載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的戰略核潛艇來說,艇身直徑無法加大。

而這意味着如果按正常外形設計,會難以容納垂直髮射的巨浪系列潛射洲際飛彈。因此,中國自制第一代、第二代戰略核潛艇圍殼後方都出現了巨大隆起部分,也就是俗稱的「龜背」。

顯然,對艇身外部出現任何凸起,都會增加自身雜訊的潛艇來說,「龜背」的外形和體積已不止是凸起了,簡直像在潛艇背上硬加了一個巨大的金屬殼,這在潛航時會產生的額外雜訊可想而知。

因此,第一代092型戰略核潛艇的相關設計,一直廣受外界軍迷詬病。第二代094基本型戰略核潛艇同樣馱着一個大龜背,而且圍殼與艇身之間沒有任何弧形過渡,都是直角連接,這些設計對雜訊控制的不利可想而知。

然而,在4月12日南海閱兵式亮相的兩型陸制2.5代核潛艇,不但094改進型「龜背」顯得更巨大,連先前根本沒有「龜背」的攻擊型核潛艇也出現了小「龜背」。但這次「龜背」所帶來的,絕不只是雜訊控制問題。

在這次中國海軍南海大規模海上閱兵中,093B型潛艇(左)與改進型094潛艇(右)雙雙亮相。(央視截圖)

先看首度出現「龜背」設計的093B型攻擊核潛艇,其實在這次公開亮相前,093B型核潛艇已經在一次東海釣魚島海域行動中出了名。嚴格來說,093B型核潛艇那次浮出水面航行,纔是首次公開亮相。相對於先前的093型,093B型艇的改進從外形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圍殼後出現體積不大的凸出部分,公開消息顯示,這主要是爲了安裝鷹擊-18反艦/陸攻巡航飛彈的垂直髮射系統。從同樣裝備鷹擊-18飛彈的052D型驅逐艦垂髮系統來看,鷹擊-18的彈長應該在8米-9米之間。而093B型安裝的垂直髮射筒長度就會等於或大於9米,由此推斷,093B型的艇身直徑不到9米,因此需要加裝「小龜背」。

因此對中國海軍來說,093B型是它裝備具備遠端對陸攻擊能力的首型攻擊型核潛艇。按照國際慣例,其實已經可以稱爲戰術核潛艇。鷹擊-18陸攻型巡弋飛彈最大射程可能在1,500-2,500公里之間,加上核潛艇固有的隱蔽性,以及水下高速航行能力,093B型核潛艇的對陸地傳統精確打擊威懾力填補了中國海軍的空白

除了龜背設計,其他兩處設計應該都是爲了降低潛艇的雜訊,圓弧取代了原本的直角,使航行間雜訊有所下降。此外,093B型艇身上的排水孔設計也改成了一體式,而非以前的分段式。

而在094改進型戰略核潛艇方面,這次南海閱兵是094改進型首次亮相。094改進型的外形變化,沒有093B型的變化大。但094改進型龜背的體積和高度變化顯示,巨浪-2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很可能出現了變化。

早在去年,大陸軍事論壇已發佈過非常模糊的照片,有資深軍迷研判,094改進型加高加大了龜背,而如今閱兵式現場清晰畫面證實這點。龜背變大顯然是爲了裝載彈體更長、更粗的潛射彈道飛彈。

美國海軍曾發佈報告稱,094基本型搭載的巨浪-2型導彈彈頭射程約爲7,400公里,單彈頭射程超過8,000公里。

可是這樣的射程顯然需要094型到太平洋中部甚至更遠,纔能有效威懾北美大陸全部。因此094改進型很可能換裝了射程更遠的巨浪-2A型潛射彈道飛彈。

參考中國火箭軍裝備的東風-31A機動式洲際飛彈射程已超過11,000公里,094改進型如果真的裝備了巨浪-2A導彈,其射程可能也會在10,000公里左右。

這樣一來,094改進型在南海海域,還有西太平洋海域,就能威懾包括北美大陸大部分在內的世界多個地區。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海軍至少裝備了4艘094系列戰略核潛艇,分析認爲,這次南海閱兵亮相的2艘應該都是094改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