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8月製造業PMI51 遜預期

陸1年來官方PMI表現

大陸國家統計局31日公佈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7月下降0.1至51,雖略遜於預期,但已連續六個月在榮枯線之上。

此外,新訂單及新出口指數均上升,其中,8月新訂單指數觸及5個月高位顯示需求持續復甦,基於逾半數、特別是小型企業反應市場需求不足,市場分析指出,對小微企業的政策仍需加強。

統計局公佈8月製造業PMI低於7月的51.1和市場預期的51.2。至於8月非製造業PMI因服務業復甦加快,較上月增加1至55.2,創2018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

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8月製造業PMI反映需求繼續恢復,供需循環逐步改善、穩外貿政策發力,出口總體向好等特點。但8月小型企業反映市場需求不足和資金緊張的企業佔比分別超過五成和四成,生產經營依然面臨不少困難,同時重慶四川部分企業受暴雨洪澇災害影響原材料採購週期拉長,市場訂單減少,企業生產有所回落。

分項數據看,生產指數較上月回落0.5至53.5,原材料庫存下降0.6至47.3,兩項數據皆爲三個月低點,採購量指數從上月的52.4降至51.7。新訂單指數部分,上升0.3至52,爲5個月高位,新出口訂單回升0.7至49.1,創年內最高。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羣表示,8月製造業PMI指數小幅下降,顯示經濟恢復進程減緩。從生產方面看,生產指數、採購量、原材料庫存指數等都有不同幅度下降,顯示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的活動趨於謹慎。

分析還指出,大中型企業依然是經濟回暖的領頭羊小企業則繼續面臨需求不足和資金緊張困擾,當月小型企業PMI已經跌至2月以來最低水平,較上月下降0.9至47.7。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經濟保持向好的復甦態勢,經濟景氣整體改善,但PMI指標也反映出小型企業還存在較爲明顯的困難。

溫彬認爲,下階段宏觀政策應繼續加大對市場主體、就業和基本民生的支持保障力度。特別是要繼續發揮結構性政策的作用,加大對關鍵領域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和普惠的支持,穩定工業生產,促進爲企業減負,方能提升消費能力意願,進而有效提振內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