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扁帽無法嚇阻衝突

(圖/DVIDS)

根據美國軍事新聞網站《SOFREP》報導,美陸軍「綠扁帽部隊」已經常駐臺灣協訓;美國軍事顧問也常駐金門與澎湖的兩棲指揮中心。此舉相信是美國臺灣雙方深思熟慮的結果,當然雙方都各取所需,然而此舉對於大陸當局來說無異是極大的刺激與挑釁。衍伸出的問題是,美軍入臺究竟是嚇阻共軍還是挑釁共軍?還是兩者兼具?

美軍入臺後就是一種永遠存在的狀態,看看日韓情況,在這種美方長久介入臺海情況下,大陸當局豈能無動作?就在大陸內部武力統一壓力甚囂塵上的情況下,中共勢必承擔更大的壓力,採取更長久更持續及力道更強的軍事行動,臺海情勢隨時都有一觸即發的風險,也都不排除會有擦槍走火的可能。

對美方來說,將臺海軍事交流檯面化,既有嚇阻效果也有刺激效果,此舉對大陸當局來說是徹底掏空一中,將中美三公報棄若敝屣;但美方爲何還要如此做?

美方希望提升臺灣能有足夠的防衛能力與牽制和拖垮大陸的能力,以防止當兩岸真正發生衝突時,美軍直接介入的可能性,同時也是向大陸釋放訊號,表示臺灣安全與美國利益具有相當大的連結性。這是否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接下來就是看大陸當局的反應與作爲。

總之,美軍入臺是一個兩難及辯證的問題。是一種路徑方式的選擇,各方的盤算不同自然難以論斷是非,但公開高調宣示並不是一個刻意降溫的做法。中共要統一臺灣最大的困點就是在於美方的態度,雖然美拜登政府現階段也希望穩定和改善中美關係,也不希望臺海發生衝突和危機,但美國基於國內政治和選舉考量競相打中國牌,不惜公開美軍入臺,把臺灣當作反中抗中拖住中國的棋子,這會替臺海和平穩定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美國的戰略時模糊時清晰,口頭與行動也隨時轉換,很難一概而論。

從臺灣的角度來看,美軍入臺意味着臺灣需要長期與美國配合,並扮演扈從美國角色,那麼臺灣避險空間將會縮小。自主權也會降低,將直接承受來自大陸方面的報復與壓力,兩岸間的敵意螺旋就會不斷地升高。

眼見臺灣當局可以透過賴清德520談話替美軍入臺所引發的敏感降溫,臺灣各項的動作自然也會影響美軍入臺的效果,是高調還是低調決定於臺灣當局的智慧與判斷。雖然臺海是否開戰無法預測,但各方都要做最好準備、最壞打算,美軍高調入臺顯然不是預防戰事衝突的好方法。

臺灣很難掌握中美關係及臺美關係的主導權,那麼就要謹慎。美軍入臺應當辯證來看,對臺有好處也有壞處,更要保持各方對話空間與機會以降低風險。至於美軍入臺動作恐怕也會影響大陸對臺採取各項軍事手段與行爲。(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