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功研發高超音速武器打擊美本土 專家:轟20可能胎死腹中

中共已成功研發能進行軌道轟炸的高超音速導彈,具備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打擊能力,如此一來會讓研發長程隱形轟炸機的必要性下降。(圖/視頻截圖)

在中國大陸國產「20系列」武器中,目前最受期待的轟-20長程戰略隱形轟炸機,一直未公佈較新的進展。據臺灣的軍事專家分析,中共已成功研發能進行軌道轟炸的高超音速導彈,具備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打擊能力,如此一來會讓研發長程隱形轟炸機的必要性下降,轟-20這項花大錢的高難度研發項目可能因此暫停或放棄。

從多年前首次在影片上暗示正在研發轟-20後,數年來相關傳聞極多,中共官方多次透露相關圖像與訊息,只能暫時滿足民衆的期待,但長久下來也遭到些批評。每當航展或官宣影片中出現動畫、模型或圖片,會有些網友抱怨「別老是拿那幾個模型忽悠」,研發的現實困難民衆不見得能理解,但此一項目是否要持續下去,纔是共軍研發部門該考慮的問題。

一張在網路上流傳被認爲可能是轟-20試飛的圖片,其真實性與來源引起許多爭議。(圖/網路)

《美國之音》報導,最近中共空軍成立72週年的官宣影片《天空之上》再次出現疑似轟-20模型,再度引發討論。臺灣軍事專家吳明傑表示,影片中透露的模型雖然是飛翼設計的氣動佈局,但該模型沒有進氣孔,也無透明座艙罩,非常有可能是無人機,而非真正的轟-20外觀,因此不代表轟-20即將要曝光。

報導說,直到現在中共官方尚未公開轟-20真正的造型,只有大陸《現代兵器》刊物曾指出轟-20外型跟美軍B-2隱形轟炸機類似,4具發動機應會採用俄製的D30-KP2或國產渦扇-18,載彈量可達45噸。分析人士認爲,此種配備要同時滿足匿蹤佳、速度快、航程遠、載荷大等優點,現實上的可能性不高。

大陸《現代兵器》刊物曾刊出大量圖片並描述轟-20外型與性能,但該雜誌後來聲明圖片是網友製作的想像圖。(圖/現代兵器)

吳明傑舉例稱,美軍B-2A隱形轟炸機強調匿蹤,因此在速度上只能維持次音速,載彈能力最多23噸。另一款美軍B-1B轟炸機是超音速,重視的是速度和載重能力,因此匿蹤功能就有部分必須被犧牲。如果轟-20如果想要強調匿蹤,使用俄製或大陸國產發動機,不太可能達到45噸的載重量。

此一說法美國五角大廈的報告與說法相符,美方推測轟-20的航程可能達到8500公里,有效載荷10噸,遠低於外界傳聞的45噸。報告還預估,中共還要10年才能研發完成。

大陸媒體曾指出轟-20外型跟美軍B-2隱形轟炸機類似,4具發動機應會採用俄製的D30-KP2或國產渦扇-18,載彈量可達45噸。圖爲殲-20伴飛轟-20。(圖/現代兵器)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所長沈明室受訪時表示,轟-20首要的不足之處應該是發動機問題,中共對俄製發動機需求很大,但俄羅斯不願意賣太多,中共自行研發與仿製也難以一步到位。

吳明傑則表示,殲-20先前傳聞要把發動機換成國產渦扇-15,但一直未看到成果,對於載重能力跟航程需求更大的轟-20而言,想要換裝成國產發動機渦扇-15或更先進的渦扇-18的目標,可能會更爲遙遠。

中共研發高超音速導彈成功,已具備打擊美國本土能力,而且無法防衛。圖爲軌道滑翔器進入大氣層後機動突防示意圖。(圖/洛馬公司)

吳明傑表示,共軍已經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有所斬獲,轟-20也就失去了發展價值跟意義,因爲高超音速武器的成本低廉,而且能從太空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防禦上也更加困難,可說是一個不對稱作戰的利器。反觀轟-20可能砸了大錢還不能確定成果,如果共軍選擇以高超音速武器作爲發展重點,轟-20是否還會繼續研發、量產,都是個問號,從成本、技術,或者是作戰需求來說,有可能會胎死腹中。

沈明室還指出,雖然轟-20的作戰性能尚未能與同等級的美軍轟炸機相比,但在東南亞、東北亞或臺海,沒有其他國家擁有這種匿蹤長程戰略轟炸機,因此對於區域安全還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軍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