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複製猴」3歲了 現況曝光!科學家揭最大問題

中國大陸科學家宣佈,成功複製一隻恆河猴,取名「Retro」,目前已經3歲。圖爲恆河猴資料照。(資料照/shutterstock)

中國大陸科學家宣佈成功複製一隻名爲「Retro」的恆河猴,這是科學界至今複製的第2種靈長類動物,如今Retro已經3歲、「狀況良好、愈來愈壯」,不過科學家也指出,他們嘗試了數百次才成功,坦言和一般受精胚胎相比,效率不高。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等北京與上海學者,於2020年7月16日成功複製一隻恆河猴「Retro」,團隊發表的研究成果已於16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陸發隆表示,Retro已經3歲多,「狀況良好、愈來愈壯」。

Retro是科學家成功複製的第2種靈長類動物,陸發隆的團隊2018年才宣佈成功複製2只一模一樣的食蟹獼猴(cynomolgus monkey)「中中」與「華華」,研究團隊指出,目前中中與華華和其他食蟹獼猴一起生活,過着「開心、健康」的日子。

畫面爲中國科學院2018年成功複製的2只食蟹獼猴「中中」與「華華」。(圖/新華社)

陸發隆表示,「我們實現第一隻活體、健康的複製恆河猴,這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一大步」,不過他也坦言,「和正常受精胚胎相比,效率非常低」,指出目前還沒有複製出第2只恆河猴。

■研究團隊歷經數百次失敗 坦言複製技術效率不高

人類首次成功複製哺乳類動物是1996年的桃莉羊,當時科學家使用稱爲體細胞核移植(SCNT)的技術,自此科學家複製了豬、牛、馬、狗等不同哺乳類動物,但只有少數胚胎存活。

未參與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艾斯泰班(Miguel Esteban)表示,雖然在桃莉羊後,學界在複製哺乳類動物領域方面有很大進展,但效率差仍是主要障礙。

「中中」與「華華」2018年的畫面。(圖/新華社)

中科院的報告指出,團隊使用了改良版的體細胞核移植技術來複制恆河猴,在嘗試數百次都失敗後,團隊意識到早期的複製胚胎中,形成胎盤的外膜沒有正常發育,團隊隨後使用稱爲內細胞團移植(inner cell mass transplantation)的技術解決問題,並且重建113個胚胎,當中11個胚胎植入7個代孕體內,最終只有1個胚胎存活。

「中中」與「華華」2018年在保溫箱裡的畫面。(圖/中新社)

陸發隆表示,團隊認爲可能還有其他異常狀況,接下來將持續專注於加強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的成功率。

研究人員指出,成功複製猴子可能有助於促進生物醫學研究,不過英國皇家愛護動物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指出,複製動物技術有嚴重的倫理、福祉問題,尤其複製動物的過程可能造成動物疼痛及痛苦,而且失敗率及死亡率非常高。

未參與研究的西班牙國家生物技術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科學家蒙託利烏(Lluís Montoliu)表示,這項研究證明2件事,第一,複製靈長類動物是有可能的,第二、也同樣重要的是,這些實驗要成功是極度困難,而且效率很低,他認爲成功率低,代表複製人類不只沒必要,而且爭議很大,如果持續嘗試,將會極度困難,道德上也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