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降準有望推動跨年行情

從2018年以來,人行一共降準了14次,根據券商統計數據分析,這對股市的後續影響,其實漲跌各佔50%。通常在宣佈降準的第二天,指數開盤確實容易走高,但並不會因此就快速上漲。盤面後續趨勢,必須要用更中長期的經濟效益、加上官方其他政策方向綜合來看。

降準就是降低銀行必須繳存在中央銀行的資金,銀行壓在央行的錢少了,就可以把多餘的資金貸放出去,等於變相對市場投放資金,類似美國聯準會的降息放水效應,只是降準比降息更間接。但並不是所有銀行都會因爲降準,就願意增加更多放款。

不過從實質受惠層面來看,銀行股還是降準最主要的受惠對象,因爲銀行有更多資金活水可以貸放出去,就可以賺取更多放款利息。

其次,降準可以緩解中小企業流動性跟成本的壓力。畢竟疫情以來,上游原物料成本大增,又碰到限電,但因爲終端需求不如預期,廠商無法全面將增加的成本反映給下游企業或消費者,漲價壓力有很大一部分只能由企業自己消化。

碰到年關將近,現金需求大增,對許多企業帶來很大壓力。此時降準,剛好可以增加銀行貸放資金給企業的意願,讓流動性資金往中小企業挪移,等於對這些企業的融資支持,緩解春節前資金流動需求。

另一方面,降準也對地產股有利。最近地產開發商受到大陸地產商恆大債務風暴影響,即使是優質企業,在融資端也面臨較過往更大的壓力,降準則可以增加銀行對於房貸投放的力度。且不久前,大陸銀保監會強調會重點保障自住者的購房實質需求,可望鼓勵後續房貸投向這領域。雖然官方仍把房地產調控列爲重點政策,但會收緊的主要是違規的房貸,合理的房貸需求應該還是可以得到滿足。

至於股市,因爲降準有助於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對提升股市估值有利。綜觀來看,2021年股市上漲邏輯主要來自於通膨預期跟新能源,2022年則可能會是受惠貨幣寬鬆、提升估值的概念股,例如證券、銀行、消費、地產等。

像是2021年股價表現跌宕起伏的白酒,最近就迎來跨年行情。原本因爲疫情干擾,許多投資人對於白酒需求看法偏保守,但相較其他高端消費品,白酒終端需求韌性還是很強,也被視爲是疫情緩解後、聚餐應酬需求恢復的首要受惠族羣。因此展望春節旺季,白酒仍是增長明確度最高的消費板塊。

人民幣匯率短期亦可望維持強勢,雖然11月以來,美國聯準會收緊貨幣的預期推升美元指數走高,但人民幣不但沒貶值,對美元還創下三年多新高。主要因爲海外供應鏈依舊面臨瓶頸,大陸出口訂單持續增加,貿易順差保持高位。出口恢復,外資也會有較強動能進入大陸股債市。

至於中概股,短期雖因美國審計監管新規而下跌,但這已不是新消息,再來會有更多中概股要回流港股或A股,儘管互聯網平臺監管還會持續,但估值已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