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今年陸宏觀政策重「穩增長」、重點領域發力

一如我們之前預期,3月5日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宣佈,將2023年GDP增速目標設定在5%左右。這與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致,會議中重申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宏觀政策則小幅提高了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GDP的3%)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增限額(人民幣3.8兆元)。

報告中亦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從而支持經濟穩健復甦,但並沒有明確具體的政策措施。主因本次中國國務院亦將調整新人事,可能需待新一屆政府上臺後部署完成,可能纔會推出更多具體的政策支持措施。

不過,在財經相關單位上已公告改組,國務院轄下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保監會將廢除,跟股市關連度高的中國證監會,則會改爲國務院直屬機構。另一項與資本市場較相關的訊息是,滬深港通的股票標的將正式啓動擴容,增加滬深港通可投資的範圍。

整體「兩會」的觀察上,其經濟增長目標和宏觀政策基調,符合我們預期,但屬於中性偏保守,實質政策利多並不多,激勵市場的效果可能較不如過往「兩會」行情。近期盤勢主導上,預期將回歸總體數據與國際走勢上。

近期走向仍將與美國的SVB事件有關,預期市場將從救市措施、系統性風險與通膨指標等三個面向來尋找方向,美國Fed在3月21日至22日FOMC的會議結果也動見觀瞻,亦即近期陸股與國際連動性將提高。

迴歸到總體數據觀察上,整體仍呈現回暖向好的趨勢。尤其製造業方面迅速回溫,中國統計局公佈的2月份製造業PMI較1月大幅增長至52.6,優於市場預期,並創了近11年新高紀錄。而財新制造業PMI亦較上月升至51.6,也優於市場預期;2月新增信貸由人民幣(下同)4.9兆元降至1.81兆元,但也優於市場預期1.5兆元。資金面上,滬深港通北向流入放緩但仍舊延續,近五日滬股、深股各流入93億、16億元。

整體來說,隨着中國「兩會」正式落幕,在政策利多上較未具體,且中國官方將今年GDP目標訂於「5%左右」偏向保守,因此後續內需復甦強度與持續性,可能也將較爲和緩。同時隨着美國升息聲浪仍存,人民幣偏弱的預期仍在,第二季的陸股盤勢規畫上,將以區間震盪整理格局看待。

惟中國並未見第二波的新冠疫情反撲,經濟活動仍將陸續重啓,且因新冠疫情而增加的民間存款也有機會流入股市,因此現階段仍較看好金融、內需等類股較受益,投配上可以大型股或相關的A50指數成分股做爲佈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