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政策放寬一波波 穩經濟仍是政策重心

其實不僅降準政策,中國政府各單位機構陸續出臺許多振興實體經濟、房地產政策和金融措施等,以穩定就業、穩物價、穩預期,以刺激經濟運作。

動態清零方向 影響經濟金融

從近期政府的一連串動作可以看出,儘管國家安全、獨立自主,以及永續議題的重要性明顯提升,但經濟增長才是政府的迫切任務。而對市場投資者來說,影響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一大關鍵,還是動態清零政策的方向。

目前中國政府還未全面開放防疫措施,而是採漸進式放寬的措施,例如優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條」,減少隔離時間及核酸檢測頻率;瑞銀集團預估,中國政府可能在明年第三季大幅重新開放,帶動2023年下半年的消費力道復甦。

隨着中國的防疫措施進入漸進式開放的階段,加上目前可以看到由於企業能夠靈活適應供需的快速變化,生產水準得以回升,這會有助降低供應鏈風險,提升跨國企業的成本效率,特別是在成熟市場國家面臨嚴峻通膨壓力的情況下。

這段時間以來中國股市的波動,很大程度並不是因爲基本面有問題,而是因市場情緒所影響,所以一旦有任何有利市場或經濟發展的政策出爐,都可能帶動市場反彈。而我們也預期,明年「兩會」過後,政府將會採取更強有力的經濟刺激措施,以及放寬防疫措施等相關規定;其中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清零政策的放寬。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政府開始爲重新開放所做的努力,例如日前宣佈,縮短入境旅客的隔離時間、放鬆密接隔離規定、進一步增加國際航班、開放外國人入境限制,以及其他多項措施,包括放鬆地方政府應如何應對區域性疫情爆發的規定等。如果在明年3月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的表述出現明顯轉向,可能意味離清零政策正式開放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一旦中國重新開放,預料也會帶動消費進一步復甦,服務業引領反彈。

房地產融資需求 獲陸支持

另一個海外投資者關切的重點,則是房地產市場。儘管房地產行業的困境還未全面解決,但整體房貸的壞帳處在可控水準。由於經濟穩定需要房地產市場穩定,所以可以看到最近推出的穩定房地產政策,是迄今以來最全面的,目的在支持房地產全產業鏈的融資需求,同時對違約資產推出相關舉措。

根據瑞銀集團的預期,這些措施目的在穩定房地產市場以及融資,有助確保項目交房。房地產新政策也有利於遏制房地產危機被觸發的尾部風險,預料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房地產銷售的下降幅度有機會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