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口連環塞 物流斷鏈惡化

檢測加隔離,導致貨車司機不願意到上海港運送貨物。圖/中新社

大陸各港口擁塞情況(截至4月11日)

大陸長三角疫情持續蔓延,讓全球第一大港上海及其他沿岸港口再度面對嚴峻的塞港問題,市場統計約有接近500艘載滿礦石、農產品的貨船塞在上海、寧波舟山等港口外,卡車運輸等交通物流也因疫情封控導致斷鏈。市場擔憂,這恐將重擊大陸經濟與全球供應鏈穩定。

■恐重擊全球供應鏈

綜合外媒12日報導,當前大陸港口外約有近500艘船仍在等待,無法駛進港內。截至4月11日,上海港外約有222艘船在等待,規模較3月時增加多達15%。往北的青島、董家口、日照三個港則較一個月前大增33%,多達121艘船。總計共有477艘散貨船等候貨物通關。

■貨船已塞到天津港

報導稱,上海11日新冠疫情本土案例數超過2.3萬人,仍然是大陸疫情最嚴峻的地方,官方動態清零的政策大幅影響到上海港的運作,導致全球供應體系都受到衝擊。此前已經有不少船隻設法改從舟山港、天津港等其他港口進入大陸,但截至11日,寧波舟山港外也有多達134艘船隻在等候,天津港也有54艘,同樣進入塞港階段。

此外,疫情封控對於卡車、貨車司機的隔離措施是造成港口堵塞的一大原因,中歐商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許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表示,司機過去上海不但要接受檢測,之後還會有隔離階段,所以許多貨車司機不願意到上海港運送貨物,導致上海港交易量、貨櫃吞吐量大幅下降。

■卡車無法載貨到廠

在上海港缺乏工人、司機的情況下,貨物交付與卸貨的速度大幅減緩,令其他船隻更無法入港。上海港因爲缺工,連帶減緩船舶卸貨所需文件的交付。大量載着農產品、銅、鐵礦砂等金屬的船隻,也因爲卡車無法將貨物載至加工廠,仍在港口外等候。

市場人士指出,上海卡車司機短缺和倉庫關閉的影響已衝擊周邊地區,包括浙江和江蘇這兩個佔大陸出口總額33%的製造業大省。

爲了因應貨物堵塞問題,上海港11日宣佈,開闢周邊企業貨物經太倉港轉運進入上海港的綠色通道。而上港集團日前也開發適用於長三角地區的相關通行證,減少司機檢測次數,並嘗試用「陸改水」、「陸改鐵」等方式,用水路以及鐵路緩解物流擁堵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