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肛拭子」成新常態 上海跟進北京檢測規定

▲肛拭子。(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大陸獨家推出的「肛拭子」篩檢,成爲熱議話題。據陸媒報導,繼北京後,包括上海等多個城市也開始對部分入境旅客採肛門拭子檢測

爲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準確,北京市自1月中旬以來,對入境人員實施「21+7」,總計28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自主健康管理,並將原本高風險地區排查纔有的「肛拭子」採樣,陸續用在入境集中隔離人員身上。不過,據《ETtoday新聞雲》特派員實地瞭解,從北京入境的隔離人員,可採糞便取樣方式替代肛拭子檢測。

不過,據《環球時報》報導,除了北京,近期一些地方也開始對部分境外入境旅客採肛拭子檢測,包括上海。

一名瞭解防疫政策人士表示,上海的肛拭子檢測並非針對所有入境人員,而是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判斷,包括旅客的健康狀況、同航班人員的核酸檢測情況,或是否途經疫情嚴重的國家

這名人士進一步舉例,同一航班若多於5人的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則首次檢測呈陰性的人員,在間隔第一次採檢的24小時後,需再次採集鼻咽拭子、肛拭子、血液和痰液的全套樣本送檢。

北京首都機場入境檢疫。(圖/記者陳政錄攝)

目前,曾接受過肛拭子檢測的旅客航程包括,從日本飛抵遼寧大連、從歐洲飛抵陝西西安,和從西班牙飛抵天津

至於爲何要在有口、鼻拭子的基礎上,增加肛拭子採樣?《央視》報導曾引述北京疾控專家說法解釋,對一些無症狀感染者輕症感染者來說,感染後病情恢復得很快,可能3至5天咽部核酸就檢測不到了,所以增加肛拭子核酸檢測能夠提高檢出率,減少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