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女兒國 探秘摩梭人走婚文化

有關瀘沽湖摩梭人的走婚風俗有太多的說法和故事,其中不乏添油加醋胡編亂造的成分,以至於瀘沽湖背上了許多本不屬於她的標籤。今天,就請大家一起走進瀘沽湖女兒國,探尋真正的摩梭人走婚風俗。

要解開對瀘沽湖摩梭人走婚風俗的誤區,我們先得來了解下相關的背景知識。

摩梭人的源氏物語

如今去遊歷瀘沽湖常規路線都是從麗江出發,很多旅行社甚至將其劃分到麗江旅遊的一個部分,其實瀘沽湖很大一部分都在四川境內,官方將四川摩梭人歸爲蒙古族的支系雲南摩梭人歸爲納西族的支系,在本地更多人認爲摩梭人的祖先是在一千多年前從青藏高原遷徙而來,因而他們都主要信仰藏傳佛教,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摩梭人屬元代蒙古軍南征時候留下居住在雲南四川邊界一帶的蒙古人,所以他們屬於蒙古族,而並非是納西族的支系。

如今很多人將“摩梭人”稱爲“摩梭族”,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有關摩梭人族稱的問題曾幾經周折細節小編不在這裡詳述,總之最後在1990年4月27日召開的七屆十一次會議會議上通過批准的《寧蒗彝族自治縣自治條例中將其確認爲摩梭人。我們熟知的56個民族中可不包括摩梭人。

走婚源於以母爲尊母系家庭

母系家庭是摩梭母系社會基本社會單位,許多不同的母系家庭構成了摩梭母系社會,正因爲有了母系家庭,才使摩梭人一直保留着獨特而神奇的婚俗-走訪婚(簡稱爲走婚),摩梭人母系家庭的歷史,也就是摩梭人走訪婚的歷史,什麼是摩梭母系家庭呢?整個摩梭社會的文化結構,就是母系家庭文化,母系家庭(“日杜”)是摩梭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指同一母系親族成員組成的家庭及其居住的房屋,包含“母系家庭”和“房屋”雙重概念。

摩梭人認爲母爲尊,女爲貴,母親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軸心靠山,摩梭人離不開母親,離不開以母親爲主的家屋女性在母系家屋中享有尊貴的地位;母系家庭中的成員,沒有父系成員,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均系一個或幾個外祖母後裔組成,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婚女不嫁,所生子女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計,財產按母系繼承,母親主宰着一切,親情呵護着整個母系大家庭

女子掌握家庭主管大權

摩梭人以生女孩爲榮,在每個母系家庭中由一個最能幹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婦女安排生產、生活,保管財產,稱“依杜達布”或“達布”,她是母系家庭的一家之長,負責一切內外事務,“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不須經過任何選舉或儀式家庭成員都絕對服從達布的安排。要注意的是這個一家之長與傳統家庭中的以長爲尊的習慣不同,達布不一定是全家年長的人,而只會是最有能力的人。

家中沒有父親但有舅舅

母系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一般以舅舅的身份名義進行活動,他們盡力協助“達”,參加全家的一切活動,撫養姐妹的子女,共同維繫母系大家庭,當他們年老的時候,就由他們姐妹的子女照顧,由於共同的生活和勞作,們與姐妹的子女之間的關係比其生父的關係更爲密切和特殊。在摩梭母系家庭中,只有“同一根根”(同一母系血緣)母系成員是的親人,包括母親,女兒,兒子,舅舅等,“父親”,“妻子”等都是外人

第二頁:外界有關走婚的常見誤區

相關閱讀》》》揭秘全球十大最美女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