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媒:美患貿易焦慮症 清算經濟只爲「遏止大陸崛起」

美國總統川普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陸官媒《人民日報》於9日刊登一篇名爲《美國爲何熱衷晾曬「貿易焦慮」》的評論,內容直指川普政府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思維推出一系列經貿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明顯衝擊。在外界眼中,美國被「焦慮症」籠罩、且熱衷對外展示自身焦慮。

評論指出,當下最突出的是「帳面焦慮」。在不同場合,華盛頓官員都喜歡算這麼一筆賬:美國對多個經濟體都長期存在貿易逆差,這種經貿關係讓美國「吃虧了」,全世界都在「佔美國便宜」。明顯荒唐的說辭!美國何以焦慮至此?探究這個問題,當然不能只聽華盛頓一家之言,而需真正客觀理性的分析。

美國白宮。(圖/免費圖庫Pixabay)

評論寫道,美國採用關稅手段解決「帳面焦慮」,究竟是說明其無知,還是刻意?這又成爲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正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所言,關稅不會讓一個國家減少貿易逆差,一國貿易平衡狀況由其儲蓄投資率決定。「美國貿易逆差的原因是其儲蓄率偏低,消費遠遠多於儲蓄,消費也遠遠大於其生產能力,這中間的差額就是美國的貿易逆差」。

川普選在此刻聚焦經貿問題,集中對外釋放焦慮症,華盛頓智庫伍德羅·威爾遜中心高級研究員芮效儉提到,川普政府在關稅政策問題上展現強硬姿態,和中期選舉有一定關係。黃育川則認爲,如今華盛頓把貿易作爲贏取政治聲望的一個手段,試圖以民粹主義做法收穫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 。(圖/路透社

長期代理國際貿易訴訟資深律師、美國商務部前官員威廉·佩裡認爲,川普政府已將貿易問題政治化,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在佩裡看來,2016年總統大選意味着美國貿易政策走到了一個轉折點。「在過去幾屆美國總統大選中,貿易問題從來不是真正的焦點問題,但如今貿易卻成了美國最重要的政治議題之一」。

如今部分美國民衆的確持有一種焦慮情緒,這同美國不同羣體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受益不均有關,也同美國社會整體文化變遷、財富分化加劇分不開。事實上,儘管川普政府急欲打造「保護美國」的硬朗形象,但其單方面挑起貿易戰衝動之舉,從長期看卻需要所有美國民衆共同爲其埋單——消費品價格上漲,損失的是美國普通家庭價值鏈被打亂,損失的是美國製造業;外部市場受限,損失的是美國出口商。這也是爲什麼連日來越來越多國會議員對川普政府的經貿政策憂心忡忡。

▲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CVN 70)。(圖/路透社)

美國的整體焦慮,更源自其自身實力的相對衰落與大陸的崛起​​。清算經濟帳背後的實質還是政治,是要對衝甚至遏制大陸的影響力。美國知名歷史學家、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羅伯特·卡根表示,現在的國際秩序有一個關鍵特質是,美國在世界三大地區歐洲、中東亞太有着強大的軍事存在。美國要維持這樣的局面,也就客觀上造成了與大陸之間的潛在衝突,因爲美國要阻擋大陸的優勢,在經濟上如此,地緣政治和軍事上更是如此。

這些年來,美國在世界體系中得到了太多的好處,維持美國全球霸權成爲理所當然。一旦其獲益進程受阻,焦慮感就產生了。史丹佛大學歷史學教授戴維·肯尼迪將其歸爲經濟壓力、世界格局重塑、美國無法從中東脫身而導致的「自由浮動的焦慮」在瀰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