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鎵鍺限令生效 日韓剉咧等

綜合外媒3日報導,中國7月初宣佈8月1日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由於鎵是半導體研發製造和OLED螢幕的必用材料,鍺則被用於半導體產業關鍵氣體的生產,而中國對這兩種金屬的全球佔有率,分別高達94%、83%,該消息令各國擔憂,中方對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措施將長期化,甚至擴大到稀土等品類。

朝鮮日報報導,在8月1日中國出口限令生效當天,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召開了鎵、鍺供應鏈檢查會議,開始爲中國相關措施長期化或品類擴大的可能性做準備。

報導指出,中國出口管制鎵、鍺將動搖韓國半導體根基,預計對韓國半導體產業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韓國產業研究院2日發表的相關報告認爲,中國限制這兩種金屬的出口,絕非只是應對美國對中國打壓這麼簡單,中方的終極目標可能是發展以氮化鎵爲基礎的新一代半導體產業,並最終贏得半導體競爭。

至於日本方面,據日本經濟新聞3日報導,目前中國鎵、鍺出口禁令雖然對日企沒有立即產生明顯影響,但根據中國的運用情況,可能會對4成鎵供應依賴中國的日本材料產業造成打擊。

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資料顯示,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鎵消費國,並有很多企業在使用鎵的加工產品方面具有優勢。目前日本國內供應的鎵有四成以上透過廢料循環回收等獲得,但剩餘的近六成則依賴進口。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占到7成,等於對中國的供應依存度約爲4成。

儘管製造化合物的三菱化學集團、生產大型氮化鎵基板的住友化學、涉足用於LED材料的日亞化學工業等日企均表示,當前庫存充足,供應方面沒有問題,但他們也坦言,若後續對中採購陷入停滯,可能會對日本的原材料產業造成影響,爲了今後採購的穩定,內部正在討論供應商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