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動作限電 供應鏈再爆慘事 蘋果、特斯拉剉咧等

蘋果供應鏈受大陸限電影響生產。(圖/shutterstock)

爲了更快達成縮減碳排放量的目標,並壓低當地燃煤、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大陸近期實施嚴格「能耗雙控」政策,包括江蘇、浙江和廣東等3個工業重鎮都受到影響,日媒認爲,此事將讓全球供應鏈壓力更大,半導體與汽車產業面臨新一波衝擊。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在新款iPhone 13手機等最新電子產品上市之際,大陸這一波限電措施影響相當大,蘋果與特斯拉的供應鏈中,數家主要廠商已經停止部分大陸工廠的運作,機械零件商乙盛精密工業就公告,位於崑山的工廠從週日(26日)這週四(30日)配合當地政策將暫停生產。

乙盛向臺灣證交所提交的資料表示,「在停產期間,將透過庫存維持運作,我們希望在週末或下個月到來前安排生產,以滿足客戶需求。」

印刷電路板大廠、蘋果供應商欣興電子也公告旗下崑山廠即日起至9月底必須停產,將透過調動其他生產基地的產能降低影響;iPhone主要組裝廠和碩則表示,目前生產線正常運作,但如果收到進一步通知,已經準備好發電機。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富士康在龍華、觀瀾、太原和鄭州的製造工廠尚未受到限電影響,確保全球最大iPhone生產基地能夠維持運作。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多地限電停產將帶給全球半導體與汽車供應鏈另一波衝擊,主要供應鏈先前已經出現前所未有的晶片與零組件短缺,且越南、馬來西亞生產基地受到變種病毒侵襲而中斷。

此外,電力供應不穩定將使得技術供應鏈充滿不確定性,尤其第三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期,各大企業都努力生產以滿足歐美聖誕節、跨年需求。目前受到影響的產業相當廣泛,包括煤炭、鋼鐵及電子產品製造等,這些行業是2020年中國大陸的主要出口產業。

中國大陸爲了實現縮減碳排放量的目標,目前持續加緊腳步,尤其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未來不會建造任何燃煤電廠,因爲當局的目標是轉向綠色能源。先前大陸已表示將控制碳排放,碳排放應在2030年達到高峰,最終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