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56年來最嚴重旱災!美媒:蘋果、特斯拉剉咧等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不過卻因缺水導至全球晶片短缺危機恐進一步惡化。(圖/路透

實習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全球晶片短缺,原本臺灣承諾,將加速生產晶片以幫助各國化解危機,但現在臺灣卻面臨56年來最嚴重乾旱的威脅,讓科技製造商擔心,晶片生產會受到影響美國知名財經週刊巴隆(Barron's)就指出,如果水情持續吃緊,蘋果、特斯拉產品所需的晶片供應將受到威脅。

根據美國知名財經媒體巴倫週刊》(Barron's)報導,臺灣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晶片生產國,不過生產晶片需要大量用水,臺灣最近卻正處於旱季,水庫水位非常低,只能供應人們使用30至60天,加上當前全球半導體供應已經十分緊俏,使得全球晶片短缺危機恐進一步惡化。

報導指出,單單臺積電一家公司的臺灣廠房每日營運就需耗費15.6萬噸的水,約佔臺灣北中南各地科學園區用量的1/3,因此爲避免浪費水資源,該公司也已啓動應急計劃,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回收水,並使用其他技術減少生產每個晶片的耗水量。 像是在 2019 年,臺積電透過生產流程共回收了1.337億公噸的水,約佔總用水量的 87%。

▲臺灣目前缺水嚴重,連帶使需要大量用水的半導體業也跟着受影響。(組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除此之外,臺積電也調度水車全島各地的生產基地供水。不過經濟部王美花本週則表示,臺灣目前備用的儲水量仍足以維持半導體業者正常營運至直到5月底,同時也足夠臺積電維持正常製造作業,另外,科學園區或工業區用水需求,可在旱災期間鑿井使用等,會盡量節水調度供應相關需要。

報導也提到,如果臺灣持續不下雨到5月底的話,蘋果、特斯拉等公司可能會受到衝擊,爲此,2者的顯示器供應商友達光電則準備了一系列節水措施,包括減少製造業員工餐廳洗手間的用水,以確保水情更加吃緊的時候,產線仍能維持運營

德基水庫驚現「水底枯林」創47年新低! 臺中人嚇死:從沒見過。(圖/小草工作室授權提供)

臺灣目前正面臨50多年來最嚴重乾旱,氣象局預測情況可能會延續到3、4月以後,經濟部水利署就表示,會依《災害救法》宣佈開放科學園區廠商臨時鑿井,不過政府也會在符合現行環境影響評估法、水利法、地下水管制辦法法規前提下,由地方政府嚴謹審查,以確保不會造成地層下陷或影響水源保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