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川普扮硬漢 臺灣剉咧等

川普競選團隊公佈第二任期施政要點,仍維持對陸強硬姿態,如要求大陸完全替新冠疫情全球擴散負責,在經濟上擺脫對陸依賴。(路透社

最近期間,說美中相互在軍事上挑釁對方,應該不是基於軍事上行動的現象來作評論,而應是對互動的雙方一種彼此直接感受的觀察,或者說,都是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主權領土或所謂國家利益進行了挑釁的行爲。

先來看看最近這般期間,中國怎麼展開一些軍事上的演習,然後美國又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視待這些「行動」:

根據解放軍已公開資訊顯示,從8月22日起,表定至少有4場軍事演習已經進行,範圍包括黃海渤海東海以及西沙羣島海域。這項軍事演習的動員之深,可謂歷來最深,因爲整個中國大陸五大戰區,除西部戰區外,其他皆有動作。若以近1個月看來,解放軍就已公佈至少9場演習禁航公告

但是,美國並沒有將大陸的「演習禁航公告」放入眼中,8月25日當天,一架美國U-2高空偵察機擅自闖入解放軍北部戰區實彈演習禁飛區活動。這到底是「刻意挑釁」或是「主張航行自由」?其實這不需過多解釋便能明瞭。環球網也在當日深夜釋出一份報導,特別先說中方所有處置都按照中美海空相遇行爲準則;再來則是提醒「進入演習區是極大挑釁、也極危險,很容易被擊中」。

另外若再加上美軍偵察機與航母頻繁的現身南海,對中國的針對性當然是十分明顯。特別其中美國又宣示要制裁參與建造南海島礁的中企,想「對着中國來幹」確是相當明顯。

香港英文南華早報》的報導,得知是中國向美方艦隊警告,在8月25日及26日向南海發射了2枚飛彈,一枚是東風26導彈,是從青海發射;另一枚是東風21導彈,則自浙江省發射,全落南中國海西沙羣島的海域上。但美國官員26日告路透社,中國共發射了4枚中程導彈。當然此舉是跟美國航母重返南海,以及偵察機數度接近大陸廣東、香港,讓大陸不斷有動作的主因

整個事端產生的緣由,可以看出:美國確有「挑釁」,但中國也有「反擊」,結果在軍事上雙方的「你來我往」,反而模糊了事件上的「實際本質」,讓外界多少以爲美中只是在「爭奪區域領導角色」的實力展現,或是在一連串美中之間的衝突裡,再衍生的另一次對抗。

但是,這場美中近乎於「軍事性的衝突」,臺灣是真的需要擦亮眼睛看清楚:第一,如果這場衝突一旦發生,臺灣一定是直接受害的當事者。英國《泰唔士報》在8日21日一份報導內容就可以瞭解,報導說:解放軍各軍隊近期增強臺灣附近海域的訓練頻率,更在一週前表明稱「演訓是對臺獨勢力的警告」。而更早時,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在8月13日已說,這次是多方向、聯合作戰。如果中共攻臺,是自臺灣東面、南面、北面,同時進發。當川普還在說「中共犯臺,老共知道他會怎麼做」,但川普卻沒說出給臺灣有任何防衛承諾,當然對臺灣是危上加危。

第二,川普之所以對中國的不斷挑釁,確有個期待是中國一旦反擊,必有利於他目前民調落後於拜登的翻盤。美國大選雖在11月3日才投票,但目前整個氣氛是需對中國抵制或對抗才較能贏得選票,所以不管是拜登,或是川普,都以「反中」是政見主軸。川普如想贏,怎會在這緊要關頭,尋求與中國和解?像美國瓦爾波萊索大學政治系教授林至敏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教授王建偉8月18日在澎湃新聞的一篇分析可充分說明:美國兩黨候選人在選舉年打「中國牌」本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像川普這樣不斷突破紅線底線的卻也不多。通過不斷對華髮難,他既是在塑造自身「硬漢」的形象,也是在營造一種「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氛圍,以凝聚選民支持。

(作者爲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