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主要來自海上! 4大專家分析「中國安全形勢」

海軍學術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王校軒。(圖/翻攝自評社,下同。)

文/中評社

環球戰略智庫日前舉辦「2018年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研析環智論壇。論壇發言環節,除了近期備受關注的中美關係中日關係兩岸關係發展等議題的研討,與會嘉賓還對當前南海問題東海形勢以及中國西部安全等中國周邊安全問題進行了分析解讀。

海軍學術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王校軒在發言中就東海形勢戰分析道,近年來,中國面臨的海洋問題逐漸增多,熱點問題此起彼伏,諸如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等,爲大衆所關注。他指出,我國現今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海上,但各個海域的風險程度並不一樣。在南海問題上,雖然涉及國家衆多,顯得很雜亂,但總體看來風險較爲可控。

王校軒認爲,南海周邊國家與中國的實力對比相差較大,雖然某些域外大國的對南海問題的干預,提升了該地區的風險,但這些干預的程度並不高,因而總體看來,南海問題產生的風險仍然處於較低水平。

而在東海問題上,王校軒表示,中日釣魚島爭端則顯得較爲清晰,涉及國家少,只有中國和日本兩方,但它的危險度高。原因在於中日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以及存在歷史觀念上對抗的情況。他認爲,中日之前在海上的對峙是兩國矛盾現實性激烈性危險性的體現。日本早在軍隊上有所準備,並且日方實力不容忽視。

中日作爲旗鼓相當的對手,一旦雙方發生軍事衝突,中大型烈度的衝突難以避免。王校軒表示,雙方在政治上沒有互信,兩國曆史矛盾也決定了衝突的等級不可能是小型的,因爲小型的衝突難以解決這些矛盾。

戰爭可能性問題上,王校軒補充道,中日雙方對戰爭問題都十分謹慎,雙方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不排除雙方在海上和空中可能發生擦槍走火的事件,中日之間建立好海空聯絡機制是防止這些擦槍走火事件發生的重要手段。

▼中國南海研究院研究員楊力

但同時,南海形勢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楊力表示,一是領土主權爭端的複雜性敏感性。南海問題說到底還是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之間的領土海洋爭端,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任何國家都難以讓步,因此我們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再怎麼走,在這個問題上仍然難免會有爭執或摩擦。二是南海仲裁案的後續影響

有關國家並沒有放棄「南海仲裁案」裁決,今後仍是一張牌。其他南海周邊國家的政策也可能受裁決的影響,因爲它們都從裁決中獲益。三是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將長期存在。美國在南海的戰略目標不僅是大家說的牽制中國的發展,也是維護其全球霸權的需要。但中美南海分歧還是可以管控的,雙方可以加強戰略溝通。

▼環球戰略智庫高級研究員馬誠

環球戰略智庫高級研究員馬誠注意到,「伊斯蘭國」開始有計劃的向世界各地分流、迴流人員。他介紹道,加入「伊斯蘭國」的外國武裝分子約有4.7萬人,其中來自中亞地區的有3000人左右,目前回流的「伊斯蘭國」中亞恐怖分子一部分進入阿富汗,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北部與塔吉克斯坦交界地區,另一部分則回到了中亞烏、吉、塔等國家,還有少部分流散到其它地區。

馬誠認爲,伊斯蘭國恐怖分子迴流到中亞,將對我西部安全產生重大影響。他表示,首先中亞是“三股勢力”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這批人迴流到中亞,無疑會使中亞地區“三股勢力”驅向活躍。二是,中亞恐怖勢力與新疆暴恐組織有共生關係;三是中亞恐怖組織破壞力極大;四是中亞國家對極端宗教的管控力度不夠。

▼環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賈超爲作總結髮言。

環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賈超爲在總結髮言中表示,本次論壇研究和討論的問題都是與中國的崛起和發展相關的重大問題,是研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性問題,都是存在爭議和矛盾的重大問題,也都是長期存在、當下卻解決不了、有需要檢討的棘手問題。

賈超爲認爲,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崛起。比如中日關係,其不僅僅是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還有三個特點是:日本從來沒有希望中國強大過,日本一千多年以來和中國的友好時間屈指可數,日本從來沒有跟中國一條心過,日本從來都是中國崛起過程中的負能量。中日之間的遏制和反遏制、圍堵與反圍堵、牽制與反牽制、崛起與反崛起是構成中日關係的主要基調。其次,中國的崛起挑戰了相關國家的戰略利益。第三,在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進程中,我們的國家利益產生了重大的拓展性變化。四是有些國家對中國的崛起和發展不能客觀對待。

中國南海研究院研究員楊力對南海形勢分析表示,在南海面臨的機遇有,一是隨着國家實力的發展,影響南海形勢的能力增強。二是近來南海形勢降溫趨穩。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總體上發展勢頭良好。這些年在與東盟國家磨合的過程中,東盟國家也逐步認識到與中國對抗不符合自身利益。目前,中國與東盟國家啓動“南海行爲準則磋商,也是一個重要的穩定因素。三是與部分聲索國關係改善。四是美國介入南海階段性相對收縮。

《中評社》智庫研討:2018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分析

▼環球戰略智庫執行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鍵擔任論壇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