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輪轂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中國是全球最大鋁輪轂製造基地「圖」

一、鋁輪轂的性能要求

輪轂,別名輪圈,即輪胎內廓用以支撐輪胎的圓桶形、中心裝配在軸上的部件。常見的汽車輪轂有鋼質輪轂及鋁合金質輪轂。鋁合金輪轂的種類、結構較多,其要求因車種,車型而異,但強度與精度兼備是最基本的共同要求。車輪轂應具備以下性能: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中國鋁輪轂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中國爲全球最大的鋁輪轂製造基地,產品技術成熟,憑藉成本優勢份額逐步提升。2015-2020年我國鋁輪轂產量呈現先增後減的態勢,由於汽車發展週期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我國鋁輪轂產量爲1.61億個,同比下降8.52%。

資料來源:IDC,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進出口方面,我國鋁合金車輪出口量遠大於進口量,2015-2018年我國鋁合金車輪出口量逐年增長,2019年出口量開始下降,截至2021年1-8月我國鋁合金車輪進口量爲1.34萬噸,同比增長82.85%,出口量爲67.29萬噸,同比增長44.1%。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進出口金額方面,據統計,截至2021年1-8月我國鋁合金車輪進口額爲0.96億美元,同比增長109.06%,出口金額爲31.86億美元,同比增長55.72%。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我國鋁合金車輪產量、進口量與出口量,若按照鋁合金車輪10Kg/只來計算,則2020年我國鋁輪轂表觀消費量爲8122.7萬隻,同比下降6%。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1-2026年中國鋁輪轂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三、中國鋁輪轂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1、中信戴卡

中信戴卡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鋁車輪製造商,產品包括鋁車輪和汽車動力總成、底盤和車身系統輕量化鋁製鑄件。據統計,截至2020年中信戴卡營業收入爲261.03億元,同比下降1.8%,淨利潤爲7.18億元,同比下降25.8%。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5-2019年中信戴卡鋁車輪產能逐年增長,2020年中信戴卡鋁車輪產能爲6900萬隻/年,與2019年持平,中信戴卡鋁車輪有26個主要生產基地,分佈在中國、美國、歐洲和非洲。2020年中信戴卡鋁車輪銷量爲5569萬隻,同比增長2%,下半年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7%。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萬豐奧威

萬豐奧威是一家以先進製造業爲核心的國際化公司,在全球十個國家(地區)擁有製造基地和研發中心,鋁合金車輪年產能4000多萬套,實現行業細分市場的全球領跑,據統計,截至2021年上半年萬豐奧威營業收入爲55.5億元,同比增長25.44%,淨利潤爲2.3億元,同比下降7.71%。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3、立中集團

立中集團生產的鋁合金車輪是汽車的重要零部件,公司持續深耕鋁合金車輪輕量化業務,現已發展成爲國內最大的鋁合金車輪生產商之一,是行業內擁有從鋁合金材料研發製造、模具研發製造、工裝設備研究製造到車輪產品設計、製造工藝研發、數字信息化應用爲一體的企業。截至2021年上半年立中集團營業收入爲86.7億元,同比增長61.8%,其中鋁合金車輪業務收入爲24億元,同比增長37.21%。

4、今飛凱達

今飛凱達自設立以來一直從事鋁合金車輪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主要產品爲汽車鋁合金車輪、摩托車鋁合金車輪。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今飛凱達營業收入爲17.4億元,同比增長34.46%,其中鋁合金車輪業務收入爲12.5億元,同比增長46.44%。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中國鋁輪轂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精益化

精益化將成爲汽車鋁輪轂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隨着技術越來越進步,汽車零部件的分工越來越細化,而中國汽車鋁輪轂生產企業普遍規模較小,這就要求任何一個生產企業都必須具有一到兩項精專技術,要着手塑造自己的拳頭產品,而不是全面開花。未來需集中優勢資源重點開發專門技術,努力在產品質量精細上下工夫,提高技術水平含量高,使之符合整車企業全球採購的標準。

2、規模化

汽車鋁輪轂生產企業要做大規模,一方面可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利用其先進技術及全球銷售渠道,實現規模化生產;另一方面與汽車公司協作,聯手開發輕質汽車輪轂,把企業做大、做強。

3、國際化

我國汽車鋁輪轂行業的巨大市場使得我國成爲了全球鋁輪轂生產大國,在全球範圍內存在比較競爭優勢,因此我國汽車鋁輪轂行業要緊跟國際市場的步伐,把握機會,進一步參與到國際競爭中,打造出我國特有的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爭取在該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