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偶像選秀漸冷 練習生參差不齊
2017年《明日之子》帶動偶像養成節目風潮,2018年堪稱大陸的偶像元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選出NINE PERCENT及火箭少女101,出道滿週年的現在,蔡徐坤、陳立農、楊超越、吳宣儀等多位從偶像節目出道的藝人,帶起的商業價值不減,且已跨入戲劇及電影,成爲年輕追星族目標。
經過大陸官方「禁炒星」政策沉澱,加上大部分練習生個性不夠,定位不清晰,2019年播出的偶像養成節目第2季熱度明顯下滑,帶動的粉絲經濟不如預期。業者表示:「人人都想成爲下一個蔡徐坤,但蔡徐坤的路線卻難以複製。」
過去2年,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平臺陸續推出《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以團之名》、《青春有你》、《創造營101》等偶像選秀節目,吸引大批經紀公司的練習生參與,掀起一波波95後、00後追逐星夢的風潮,涌入大量新的經紀公司、新的練習生。
但因素質參差不齊,去年的NINE PERCENT及火箭少女101的成員,以及王菊等話題人物,很難再見到頂尖參賽者,反而是多了許多「回鍋肉」,也就是曾參與2018年選秀節目的選手,重新參加。在練習生來源及品質不足,選手和團體特質的缺失,以及平臺和經紀公司多方的博弈下,導致行業混亂,選秀節目的熱度下滑,粉絲支持度沒有去年瘋狂。
陸偶像培訓較不足
業者認爲,與南韓長期經營的偶像產業相比,大陸業界有許多不足之處。舉例來說,南韓練習生平均需要3至6年的培訓,「聲表形舞」的全方位訓練,才能被推上舞臺,但大陸的經紀公司大多無法承受前期培訓的成本,練習生不僅訓練週期縮短,練習生本身的努力程度也不如南韓練習生,一旦站上選秀節目的舞臺,就容易自曝其短。
練習生的素質不一,除了勝出組團的成員外,被淘汰的人大多就此湮沒在行業中,很少能比照《創造101》的話題人物王菊,雖然沒有成功從節目出道,但走歐美DIVA風格,讓自己的知名度如病毒傳播一樣迅速出圈,節目播畢後,她反而獲得更多青睞。
業者認爲,行業紅利期原本就會有市場瓜分和激烈競爭的過程,現在必須透過藝人、公司和平臺的協力合作,靜待行業洗牌,秩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