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憂子女「不希望仇恨延續」

陸配「亞亞」劉振亞(右)事件餘波盪漾,來自大陸的新住民們看待劉振亞的角度大不相同。聯合報系資料照

陸配劉振亞「亞亞」事件餘波盪漾,來自大陸的新住民們看待劉振亞的角度大不相同,有人批她爲了帶貨不擇手段,藉由敏感話題沖流量,挑起敏感、矛盾話題,卻造成社會恐慌與矛盾「太自私」,也有人認爲臺灣的民主自由早已變質,但更擔心的都是下一代。

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表示,臺灣共有卅八萬名大陸配偶,近十六萬人已拿到身分證,下一代至少有廿、卅萬人,現在的資訊都很發達,孩子們也都看得到新聞,卻未必能分辨是非對錯,同學們是否會因爲家長的關係而發生衝突,甚至造成仇恨的延續。

賴總統定調「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令在臺大陸配偶處境尷尬,一邊是孃家、一邊是夫家,變成夾心餅乾。談起近期亞亞事件,出生吉林省、來臺十七年的新住民楊國域說,人多總有個案,但對她來說,臺灣就是第二個故鄉,更多陸配在臺灣安身立命、認真生活,只想在臺紮根,「如今土壤卻是鬆動的,要我們怎麼辦?」

談到孩子,楊國域說,「小孩有小孩的智慧」,小兒子還在念國中,她的教育方式是希望孩子要有獨立的思想,「未來,他想要捍衛臺灣、攻打大陸,我都尊重他的選擇。」

楊國域說,這是這個時代背景下必須承擔的命運,是很心酸,卻是無解的一代,一邊是親情不可能斷,一邊是兒女也不可能斷。如今的局勢卻也讓她感嘆,從早期的老兵到現在的陸配,總是在政治環境中成爲箭靶。

來自廣西的金妮今年四十九歲,來臺快廿五年了。兩個兒子大學將畢業,她說,臺灣有卅八萬名陸配,相信身邊的人都能看到她們的認真努力,愛家也愛這塊土地,不是輿論所稱的「來騙健保、離婚改嫁」,也期待兩岸可以好好對話、透過柔性管道互相溝通,那是和平最好的方式。

楊國域說,其實大陸就是一黨獨大,大多數的百姓並不在乎政治,她們許多人是來了臺灣才知道政治,知道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知道我們是和其他配偶不一樣的羣體」,政治離人民很遠,但在臺灣似乎又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