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碩士生投逾百履歷求職無果 青年失業率首破20%

求職難!大批應屆畢業生對就業感到焦慮,催生出不少求職輔導服務。(新華社)

中國大陸4月份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創歷史新高,達到20.4%。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一名碩士生投出100多份簡歷,換不來1個滿意的錄取通知,弄得焦頭爛額。大批應屆生對就業感到焦慮,催生出大量求職輔導服務,收費從150至500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

「2019年(學士)畢業的時候,找工作感覺非常輕鬆,同學們去的公司也比較可以。工作1年後我考上碩士,今年準備畢業,就明顯感覺到就業壓力。」在天津一間大學就讀會計專業的黃楚涵表示,她對疫情前後的就業變化感觸很深。

去年「秋招」(秋季招聘會)以來,楚涵投出100多份簡歷,只收到不足10個面試邀請,但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滿意的錄取通知,感覺非常受挫。大陸應屆生主要通過一年2次的大型校園招聘會入職各大企業,分別是9至11月的「秋招」,和次年3至4月的「春招」。

根據大陸人社部數據,今年大陸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數量再創新高,意味着就業競爭愈發激烈。楚涵稱,她的求職目標是上海企業的市場分析崗位,期望薪資在稅前1萬元人民幣左右,「只屬於行業普通水平,但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除了畢業生數量衆多,就業難的重要原因還在於經濟尚未完全復甦,去年疫情依然衝擊各行各業,求職市場僧多粥少,部分企業甚至出現縮招情況。楚涵說,她關注的一間上海諮詢公司去年春招有對外招聘,「我本來想着看一下今年的情況,但今年就完全沒有開,我覺得他們在縮減人力。」

除此之外,往年吸納就業大軍的互聯網、教培等行業,經歷監管風暴後,招聘明顯降溫。在楚涵的求職經歷中,「像銀行、國企這種迴應還多些,但互聯網大廠是根本沒有機會。」她的一位同班同學「實習開始得比較早,而且有5大段互聯網公司的實習經歷,但秋招只收到了一個錄取通知」。

楚涵的經歷代表了不少文科、商科畢業生的求職困境,但理工科應屆生就業同樣不理想。在985高校就讀計算機科學的本科生朱敏敏表示,「今年形勢的確很不好,我今年春招開始找工作,投了6、70份簡歷,幾乎沒有迴應,還有小公司的HR拿我刷KPI。我的同學,從2月到現在也沒有找到,而且今年平均薪資也遠不如往年,差大概4、5萬。」

大批應屆畢業生對就業感到焦慮,催生出不少求職輔導服務。報導稱,此類服務包括職業規畫諮詢、簡歷修改、面試輔導、教授談薪技巧等,有的甚至能夠「全程陪跑」,陪伴求職者從投遞簡歷直至收到錄取通知。大部分從業者是擁有多年招聘經驗的人資、行業人員、留學仲介公司等等,不過服務質量良莠不齊,收費差異很大,從150至5000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