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碳市場 明年納鋼鐵等3行業

在「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北京、上海和武漢三地於2021年7月16日當天,同時舉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儀式,發電業成爲首個納入碳市場的行業。

第一財經報導,上述報告由國際諮詢公司ICF和北京中創碳投科技公司於2021年11月聯合展開。中創碳投首席分析師林立身指出,共收集來自不同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問卷417份,其中76%來自控排企業(即重點排放單位),有49%的受訪者已經被納入地區或全國碳市場。

報告指出,水泥、鋼鐵及電解鋁業對被納入碳市場進行相對更加充分的準備。受訪者大多認爲,這三個行業被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時間是在2023年前,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預計,上述三個行業最快將於2022年被納入。石化、造紙、化工、航空等其他重點排放行業,被納入全國碳市場的平均預計時間則是在2024年前。

報告顯示,受訪者預計全國碳市場的碳價將會穩步上漲,但對於上漲幅度的預期存在較大差異。2022年的全國碳市場平均碳價預期爲每噸人民幣(下同)49元,到2025年將升至每噸87元,在2030年前將達到每噸139元。

受訪者預計,至2030年,碳價對投資決策產生的影響將會日益增加。約五分之四受訪者預計,到2025年其所在企業的投資決策至少會受到中等程度的影響。只有5%的受訪者預計,即使到2025年其所在企業的投資決策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