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紀念品大賞 把印度搬回家

春節前去印度遊歷了二十多天,先後經過德里馬圖拉阿格拉克久拉霍、毗底沙、博帕爾賈爾岡奧蘭加巴德、孟買加爾各答菩提伽耶、賈傑吉爾巴特那、瓦拉納西、齋浦爾15座城市,造訪近20處世界遺產,大致感受到德干高原恆河流域的歷史風物以及人民生活。一路上各種奇遇不斷,行程緊湊,效率奇高,按原計劃完成任務外還有不少意外所得。在印度的每一天,腦子都是滿滿的,回到北京纔開始靜下來回味旅程,感覺收穫大極了。印度是個古國,也是個大國,歷史上雖戰爭不斷,近代以來卻少經歷大拆大建,也沒發生什麼對文化破壞性大的政治運動,所以歷史遺存豐富,脈絡相對完整,是個值得多次探訪的目的地。

收穫不光是精神的,還有物質的。我出門旅行基本不逛商場免稅店,從不買包買鞋買化妝品,踏訪古蹟、參觀博物館之外,除了逛書店,就是逛老市場和巴扎,尋找一些好玩的紀念品。印度民間工藝特別發達,不同族羣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特別豐富的藝術遺產。我和旅伴開玩笑說,如果按中國這個“非遺”標準評選印度“非遺”,可能選出來幾十萬個也不止。逛印度市集的體驗,甚至超過逛伊朗巴扎,簡直令人迷醉。一路上淘到許多有趣的小玩意,件件愛不釋手,可以說都是活着的印度民間“非遺”!借澎湃寶地“曬“下寶——“曬”不只是顯擺,既是整理,也是交流,還是一種回味。

下面這張木刻版畫裡的人物印度教裡的神猴哈奴曼,出現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胡適和季羨林等學者認爲他就是《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原型。這幅版畫來自西孟加拉邦。我們在印度見到的哈奴曼多是手託神山的造型——很多出租車風擋前掛的都是這個造型,而這幅木板畫則是並不多見的、哈奴曼撕裂胸口向羅摩表忠心的場面,畫面充滿蓄勢待發的張力。

以下這幾張是比哈爾邦的民間繪畫,造型樸拙,用色大膽,線條簡勁,多由當地婦女完成,有兒童畫的意趣,天真不做作。木製和紙漿玩偶的造型也令人驚喜,萌到飛起,把我的心都看化了。而且玩偶與繪畫對看相映成趣——比如照片裡這隻張着血盆大口的小老虎,完全就是旁邊圖畫中杜爾伽女神坐騎的立體化。

這兩張畫來自奧里薩邦,一張是毗溼奴和吉祥天女,一張是象頭神迦尼薩。和比哈爾邦相比,奧里薩邦的畫風要細膩工整得多,可能受到細密畫影響,又帶有南印度風格。春節幾天一直襬在家裡,越看越喜歡。第一張側面像有些埃及近東正身側面的味道,十分古雅,人物有尖尖的鼻子、側面也是正視角度的眼睛,這種作風似乎對東南亞藝術影響不小;第二張正面像則呆萌可愛,最傳神的是右下角他的坐騎小老鼠

波斯傳來的細密畫在印度美術史上地位舉足輕重,尤以莫臥王朝細密畫藝術蔚爲大觀,開一代風氣。在印度二十幾日,街頭所見細密畫往往畫工粗劣,少有入眼者。即將離開印度的最後一天,終於在德里找到一張莫臥兒宮廷風格濃郁的細密畫作品,令人喜悅,人物第一眼感覺有點像《摔跤吧爸爸》裡的主演阿米爾汗,其實大概是阿克巴大帝,二話不說,趕緊收入囊中。

下面看幾個好玩的小人兒吧。這三對男女偶人,兩對木頭的,一對布的,分別來自東部的奧里薩邦、南部的喀拉拉邦和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這件叉腰抱嬰婦女陶俑,來自西孟加拉邦北部喜馬拉雅山區,是當地爲祈求生育而造的一種偶人,有點“拴娃娃”的意思,造型誇張而質樸,和巴基斯坦摩亨佐達羅出土的叉腰女子像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印度,人與動物是共生的,野生動物隨處可見,與人類相安無事。記得在阿格拉旅館,服務員特地告訴我們睡覺記得關門,不然猴子會進來。開始幾天看到各種動物還感覺新鮮,總拿相機照,後來習慣了也就熟視無睹了。這次我搜集的印度民間動物形象不少。

在印度看到好多好看的鸚鵡,真鳥帶不回國,買兩隻假鳥做紀念。

這些鐵線動物可愛極了,造型就像巖畫一樣,巧妙傳神。才幾盧比一個,後悔買少了,否則可以在家擺出個動物園。

小象是印度最常見的紀念品,上次來印度買了幾隻,都分贈友鄰了。這次又買了幾隻,漆木小象凳購於中央邦博帕爾,如果給小寶寶坐是再合適沒有了。我家沒有小寶寶,把它放在牀邊,每天午睡初熟,沏杯紅茶放在象凳上,帶着未盡的睡意躺在牀上喝着茶留連一會兒,別提多舒適了。小黑象和小小象輦購於瓦拉納西,象輦裡的小人兒我特意挑了一個東方人長相的,我就把他當作忽必烈,正乘着象輦行走在大都與上都之間。

兩隻貓頭鷹,一隻是泥的,一隻是木頭的,都來自加爾各答。我去哪玩兒都愛買貓頭鷹,感覺世界各地的貓頭鷹都不會難看。

這件木製玩具有意思極了,我管它叫印度“拉洋片”,“恆河美景八大片“,還從相聲裡套了幾句天橋大金牙的詞兒唱着玩:“再往裡頭再看喏,溼婆大神就走出來嘍。” 這其實是一個講印度教傳說的連環畫故事盒,朋友在埃塞俄比亞也買到過類似的物件,是講基督教聖喬治故事的。

下面幾件是拉賈斯坦邦的木刻印花模子、恰爾肯德邦的查烏面具、喀拉拉邦的孔雀皮影,都是有趣又有故事的小玩意。

集郵和集幣是我從小養成的愛好,這次印度之行也小有斬獲。羅摩衍那、印度頭飾小全張,購於孟買中央郵局;印度國博“印度的世界”特展紀念封,購於新德里國博服務部。這幾件像巧克力塊似的東西是莫臥兒王朝銅幣,傳說可以直接放炮筒子裡當鐵丸子打。據說包括阿克巴、賈汗季、沙賈汗奧朗則布和巴哈杜爾沙幾朝,我還沒有仔細考證。買銅幣的地方很有紀念意義,在簡樸的奧朗則布陵門口。那天也我達成了一個心願,去齊了莫臥兒王朝前六帝陵:1.巴布爾陵,在阿富汗喀布爾(2014年造訪)、2.胡馬雍陵,在印度德里(2016、2019年兩次造訪)、3.阿克巴陵,在印度阿格拉(2019年造訪)、4.賈汗季陵,在巴基斯坦拉合爾(2014年造訪)、5.沙賈汗陵,在印度阿格拉(2016、2019年兩次造訪)、6.奧朗則布陵,在印度庫爾達巴德(2019年造訪)。

最後是一路採購的書籍。 “萬里不帶書”,我從不遵守,不但每次出門必扛書回家,而且近年有愈演愈烈之勢。大家看我的遠途搬運能力還可以吧。爲了把以上這些書和紀念品裝回家,我在印度買了倆箱子……對了,還有一批有意義的東西忘記“曬”:菩提迦耶釋迦牟尼悟道菩提樹下的菩提葉,下學期我課上學習用功的同學可以獲贈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