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疫苗生產 每支都有電子身分證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批准上市,分包裝車間正在包裝的產品。(新華社

大陸新年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滅活疫苗早前獲當局批准上市。央視採訪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疫苗生產基地,揭秘大陸疫苗生產過程,每支疫苗都有獨特的電子身份證,可查詢疫苗生產到運輸等過程是否符標準,並追蹤到接受注射者,年產能達10億劑。

國藥疫苗分裝和包裝工廠是疫苗生產最後一道環節。涵蓋疫苗包裝過程,燈檢、貼籤、裝盒賦碼關鍵步驟。在全自動預灌封包裝線,灌裝好的疫苗首先要經燈檢,利用高速攝影機觀察是否含有顆粒異物以及灌裝量有瑕疵的產品。燈檢機自動化、準確度高,會將不合格產品逐一挑出,剔除率約2%至3%。

通過燈檢的疫苗會被貼上標籤,並安裝注射器推杆醫護人員拿到疫苗即可直接注射,無需再將疫苗抽入注射器中。每支疫苗配有一張說明書,裝盒後進行稱重,重量不對都會被剔除。

最後的工序是賦碼。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介紹,監管碼相當於疫苗的「電子身份證」,號碼共分3級:每支疫苗單獨賦碼、每10支疫苗組成的中包裝賦碼、含多箇中包裝的大包裝再賦碼。透監管碼可查詢到疫苗生產、入庫、保存、發貨、運輸等過程是否符合標準,並追蹤到接受注射者。楊曉明稱,集團已針對全球的疫苗需求增加生產線,疫苗生產車間年產能估達10億劑以上。

此外,大陸昨新增33例新冠確診,其中17例本土病例,分佈在河北遼寧、北京,河北就佔14例,共4個村社區被列爲中風險;昨起石家莊市城區村鎮小果莊村調整爲大陸唯一高風險地區。河北至少已有石家莊市、邢臺市等5地宣佈進入「戰時狀態」。香港昨則新增32例確診,另增2名患者死亡,累計153死。

鑑於此,北京市政府發言人徐和建昨日表示,爲切實防範超長潛伏期感染者所引發的疫情風險,確保大陸首都防疫安全,北京決定對入境進京人員實施「14+7」健康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