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增發國債 副財長:保經濟回升

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25日表示,雖然財政赤字率將從3%小幅提高到3.8%,但負債率仍處於合理區間,整體風險可控。圖/美聯社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批准將於第四季人民幣(下同)1兆元特別國債,對此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25日表示,雖然財政赤字率將從3%小幅提高到3.8%,但負債率仍處於合理區間,整體風險可控。他並稱,國債資金投入使用後,將積極帶動國內需求,進而鞏固經濟回升態勢。

澎湃新聞報導,朱忠明25日在國新辦記者會表示,增發1兆元國債,旨在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項目建設,是補足短處、加強弱項、惠及民生的重要安排。

根據規畫,此次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

他指出,此次增發國債資金規模較大,做好資金分配使用工作尤爲重要。財政部將與相關部門認真研究,按照「資金跟着項目走」的原則,細化國債項目預算安排。

同時也會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債券市場情況,合理把握國債發行節奏,要求各地足額落實地方資金,保障項目建設的需求,避免資金閒置。

報導指出,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過去共有三次在年內追加赤字,均是用於增髮長期建設國債,穩增長意義顯著。此前分別在1998年、1999年與2000年追加赤字,用以穩定特殊時期的經濟增速。

1998年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劇烈衝擊,1999年受洪水與經濟危機餘波衝擊,2000年國內需求不足,在這類特殊時期加大逆週期資金調節意義重大。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分析,當前總體需求不足、市場信心不振的問題依然存在,增發國債有利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總需求,爲第四季和明年的經濟運行打下好的基礎。官方將赤字率上升到3.8%左右,正是充分利用中央財政空間。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也表示,增發國債資金主要用於災後重建和基礎設施,將對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形成支撐。財政資金正可部分彌補當前地產投資低位的資本缺口,穩定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