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缺同伴交流 疫情後兒童心理問題增

疫情帶來各方面影響,大陸專家表示,由於缺同伴交流,疫情之後大陸兒童心理問題明顯增加。(shutterstock)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1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帶來的精神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發生後,由於缺少同伴交流等因素,讓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問題明顯增加。

陸林更指出,從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間,全大陸有精神心理痛苦的人一直維持在45%左右,其中憂鬱症還在增加,「有很多地方疫情反覆發作,很多人被隔離,還有些高風險暴露人員,這些人可能長期遭受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

據香港01引述陸林說法,過去十幾年來,精神疾病發病率一直在增加,到今年,全球精神疾病已經超過10億人,「我國精神心理疾病最近幾年也在增加。」

尤其兒童、青少年心理疾病也越來越多,陸林指出,特別是疫情以後,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明顯增加。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不能去幼兒園、不能上學,只能在家線上上課,缺少同伴交流。同時沒有體育活動,沒有戶外活動,甚至有些青少年因爲疫情期間在家時間太長,線上上課時間長,出現回到學校不適應等許多問題。

此外,陸林提及很多人會殘留一些新冠肺炎後遺症,最常見的是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疲勞、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羣、認知損害、記憶損害,疫情以後,產生的精神心理問題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