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指北約改革報告渲染中國大陸挑戰是爲續命找理由

專家北約改革報告渲染中國挑戰是爲續命理由。圖爲2020年1月6日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北大西洋理事會大使級會議後舉行記者會。(新華社

陸媒環球時報》2日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日晚發佈未來10年的改革報告〈北約2030〉稱,儘管俄羅斯在未來10年仍將是北約的主要對手,但北約「必須更加認真地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及其軍事崛起」。《紐約時報》稱,該報告的目的是構建北約的未來,北約上個正式「戰略概念」是10年前寫成的,當時甚至沒有提到中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北約渲染中國對其構成「重要挑戰」,目的是爲其「續命」尋找理由。

崔洪建表示,北約此次發佈報告中對中國的提法,在去年調子基礎有所升高。按照其概念,中國的崛起對北約的安全構成了「重要挑戰」,意味着北約針對中國會形成一整套的策略,其目標是防止中國成爲其威脅。此外,北約此次發佈報告的時機,正好是在美國大選後。「在這個時間背景下發布這份報告,一定程度上是在迎合美國,想要通過這分報告進一步顯示它對美國的重要性,並讓美國更加重視北約。」

崔洪建稱,事實上,北約在冷戰結束後一直處於「續命」過程中。「雖然按照北約的公開表態,中國還不是俄羅斯那樣的威脅,但北約認爲中國可能正在成爲它的威脅。這樣一來,北約就又多了一條存在的理由。」

環時》引述此前外媒報導,路透11月30日稱,這分報告有138項建議,出爐之際,北約的目的和意義正受到越來越多質疑,法國總統馬克洪2019年底曾說,由於缺乏戰略協調和美國領導,北約正在經歷腦死」。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是該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建議北約設立一個諮詢機構,協調西方北京政策,並凸出中國可能影響西方安全的活動。這些問題包括間諜活動供應鏈資訊戰和軍事發展。報告稱,憑藉其技術野心、軍事擴張和貿易政策,中國不再被視爲一個簡單的亞洲玩家,而北約對這一挑戰的反應一直很緩慢。

「中國不再是西方所希望的那種友好的交易夥伴。它是這個世紀正在崛起的力量,北約必須作出調整。」路透社引述看過報告的北約外交官說法,報告中提到了中國在北極非洲的活動,及中國對歐洲基礎設施的鉅額投資。這名外交官稱,作爲應對措施的一部分,北約應該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考慮將中國納入北約的正式「戰略概念」文件中,儘管它不會宣佈中國爲對手。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11月30日表示,中國的崛起「對我們的安全構成了重要挑戰」,「中國正在大規模投資新武器。從北極到非洲,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中國不認同我們的價值觀……並試圖恐嚇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