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仍沒解決

大陸專家表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仍沒解決,例如融資難融資貴與隱性門檻等。(shutterstock)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李兆前15日出席2023(第十五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上,並以「信心與動能」爲主題進行開幕演講時表示,制約大陸民營經濟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例如融資難、融資貴,還有個別政策朝令夕改,執行中的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問題,同時認爲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仍然需要改善,應消除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喊打喊殺的網文。

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李兆前表示,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之前做了一個調研,從大家反映情況來看,當前信心和動能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首先是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加,讓孤立、斷供、卡脖子等風險加大,同時由於產業鏈、供應鏈對外轉移,造成了現在出口形勢不樂觀。

他說,在疫情影響下,產能過剩、消費不振、成本升高,使得大陸國內市場也不景氣,這就造成了利潤空間被壓縮,同時也消耗了企業的積累。

第二,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仍然需要改善,包含一些歪曲黨的方針政策、歪曲基本經濟制度,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喊打喊殺的網文不時出現,而且往往一篇文章出現,馬上就會引起整個網路的狂歡。

李兆前說,第三方面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例如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個別政策朝令夕改,執行中的一刀切、層層加碼的問題,還有「旋轉門」、「彈簧門」、「玻璃門」等隱性門檻問題,在一些地方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但李兆前也指出,今年全國兩會對高品質發展和促進共同富裕提出明確要求、爲民企發展指明方向,同時國家整個基礎和條件要好得多,民企實力和發展環境要好得多,應該有信心應對當前的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