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最高院披露司法大數據 危險駕駛集中在這個時段

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人民大會堂舉行。(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曾俊豪/北京報導

大陸最高法院昨(12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提交工作報告,披露一系列「司法數據」。以「危險駕駛犯罪」爲例,高發時段集中在晚上8時至9時,將近22.3%的酒駕司機,其血液酒精含量超過200mg/100ml,依據大陸法律規定駕駛員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mg/100ml以上就屬於酒駕。

新華旗下微信公衆號《新華視點整理此工作報告內容文章指出,這些數據源於人民法院數據管理服務平臺,統計區間爲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涉及危險駕駛、離婚糾紛司乘衝突等內容。

針對「危險駕駛犯罪」,大陸刑法規定,除醉酒駕駛機動車外,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從事校車業務客運嚴重超載或嚴重超速,違反規定運輸危化品危害公共安全情形,都屬於危險駕駛罪範疇,而「危險駕駛罪案件中,醉駕(酒駕)佔絕大多數」。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征夫表示,醉駕(酒駕)多數集中在晚餐後,危險駕駛犯罪發生在公共環境下,極易造成羣死羣傷,應進一步嚴格執法,形成強大法律震懾,減少案件發生量

報告中也揭露一些另類數據,像是婚姻糾紛,據已審結的一審離婚糾紛案件顯示,「婚後3年至7年爲婚姻危機高發期」。

此外,隨着電子商務高速發展,涉及網購的投訴和糾紛也大量出現,網路購物糾紛,多因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產品質量合格三者均佔糾紛總量25%左右,合約是否成立、標籤規範優惠券使用限制等,則是發生爭議的其他原因

其他還有未成年人犯罪,近十年來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從2008年的接近9萬人,下降到2018年的3萬多人;公車司機與乘客衝突的刑事案件中,超半數案件有乘客攻擊司機行爲,其中近三成出現乘客搶奪車輛操縱裝置情況全部案件中超九成判處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