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分級醫療 藥師籲正視缺藥問題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發起人沈採穎(右起)、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啓嘉等人5日召開「4月1日新藥價上路,民衆用藥權益誰來關心?」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健全健保財務,而不是砍藥價。(鄧博仁攝)
醫療院所及新光、振興等大醫院,紛紛計劃調高掛號費。藥師認爲,在就醫變貴的同時,政府應教育民衆小病上藥局,大病看醫生,目前包含小兒退燒藥、止咳糖漿、大人咳嗽藥都短缺,政府不能掩耳盜鈴,應正視缺藥問題,以免民衆在社區藥局領不到藥,還得多跑醫院一趟。
藥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李懿軒分析,就醫變貴後,控制穩定的病人,或許會要求醫院開3個月的處方,減少回去就醫的機會,但若控制良好、穩定服藥,減少回診次數對節省醫療資源也有幫助。
藥師沈採穎表示,掛號費的調整,對社區藥局影響不大,病患必須看醫生纔有辦法拿到處方。重要的是,慢性病病患拿了處方,常常因基層缺藥,無法領到藥,必需跑回醫院,這對民衆說來纔是不方便的。
「缺藥讓分級醫療,變成了階級醫療」。沈採穎觀察,包含小兒退燒藥、止咳糖漿,以及大人的咳嗽藥水都在基層缺得很厲害,另人工淚液、乳癌用藥Nolvadex、諾快寧、安滅菌也都在缺,政府不能再掩耳盜鈴,必須正視缺藥問題。
沈採穎指出, 一般的小病,如過敏、頭痛、輕微拉肚子等,在藥師的指導下使用指示用藥,只要花費100多元,但去診所就醫,就得花上200~300元,就醫費用調漲之際,政府應加強宣導小病上藥局,大病看醫生。
小病上藥局不僅幫民衆省時間,也能省荷包,沈採穎說,砍藥價是飲鴆止渴的行爲,政府若要減少健保在藥品上的財務支出,應做的是讓指示用藥退出健保,同時加強民衆「自我照護」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