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真的解構辛亥革命了嗎?
沒想到,深圳日本人學校事件後,羅翔深陷輿論風暴中心。
大量的評論罵他歷史無知。
他甚至連國足都不如,起碼國足不把球往自家球門裡踢。
爲啥呢?
他們覺得羅翔把辛亥革命粗暴定義爲了排滿。這麼一解構,正經歷史都變得齷齪了。
真喪良心。
而在另一邊,對正能量特別不感冒的人,也覺得羅翔詆譭了自己。
所以最後乾脆一塊聯合起來嘲諷他。
羅翔真錯得這麼離譜嗎?
我們回到9月20日那天,看看他發佈的視頻《從改名換姓的愛新覺羅們談談憎恨與是非》。
主旨用文中的話概括就是:
而引發爭論的是那句話:“以排滿爲目標的辛亥革命的宣傳中”。
但這真不是羅翔說的,是他引用了朱新屋的研究,話的意思是,在百年前的當時,這幾乎成爲一種政治正確。
查查論文會發現很多學者這麼寫。
有的論文還是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注意了,原話不是說“辛亥革命”的目標是排滿,而是說“宣傳”的目標是排滿。
針對這點,辛亥革命網的文章就指出過,當時造輿論是爲了喚起民衆的區別意識。
國務院參事室收錄的一篇文章裡,也提到當時更多人這麼想。
回到朱新屋裡原文第一句,你甚至會發現他的措辭比羅翔還直接。
你總不能說專家、學者、官網看的沒你準吧。
所以“以排滿爲目標的辛亥革命的宣傳中”這話也有根有據。
而且,羅翔引用這些觀點,回顧當時思潮,不代表羅翔想的和當時人想的一樣。
他的意思恰恰是不能走這樣的極端,不能未達目的不擇手段。
因爲:
所以,文中後面就提到很多名人的反思,包括一開始非常激進的章士釗。
後來一些做法也在不斷完善。之前很多人也提到:
這點羅翔也講了。
可以說,羅翔在全文裡強調就是對早期辛亥革命觀的揚棄,好的部分繼承發展,不好的部分咱不要。
很常見的操作,關鍵在於要能讓我們意識到極端民族主義的危險,意識到什麼是愛國主義。
這怎麼能說曲解或者否定辛亥革命呢?
這時候又有人質疑,這和對日本的態度是兩種維度的,一個是對內,一個是對外,並不能直接簡單類比。
問題來了,羅翔影射了這次日本人學校事件嗎?
反正全文和相關標籤都沒提到。
倒是可以說,寫這篇文章另有直接原因。
兩三年前普法時,羅翔講到有人拿“我是乾隆”來搞詐騙,玩梗玩多了,大家開玩笑說羅翔姓愛新覺羅了。
那這次我玩自己的梗,我科普社科常識,不是很順理成章嗎?
不過,聲稱早就看穿他立場不對的人,卻不知道這個起因,也蠻奇怪的。
可能只是想一如既往罵罵他。
羅翔視頻的文字稿,字數真不多,大概2500字。
如果我們做閱讀理解,首先是要看完全文,再去理解全文立意,而不是簡單摘出個單句來曲解成意。
但現在不只是斷章取義,現在罵羅翔是不需要看全文的。
明明提到了五族共和,結果還是被罵裝不知道。
明明是兩段話,在全文裡隔得挺遠,非得截一塊,暗示羅翔想杜撰歷史了。
順着這樣的移花接木,有的人又覺得他是投降主義。
更糟糕的是,很多質疑者純粹在摳字眼。
比如本來是約定俗成的概念,因爲“排”一字而勃然大怒,他們還覺得自己頭頭是道。
他們可能習慣短平快視覺體驗,而不願意去打開羅翔老師充斥着各種長句、學術味較濃的文章。
但如果不完美的事物說不得一點不好,那究竟是羅翔夾帶私貨,還是你需要惡補歷史呢?
更荒誕的是, 羅翔呼籲大家不要太極端,但有的人非要自己往裡跳。
不就是叫不醒假寐的人了嗎?
然而,像這樣帶節奏的事件一直很多。
之前,某大學在高考前發了個給考生加油的文案,找了一羣學生,舉着牌子組成了一篇文章,然後每張牌子裡放大的那個字,合起來就是“我在南京大學等你”
沒想到最後一張圖被人單獨挑出來,硬說這大學是在用美色營銷,是“物化女性”,涉嫌“侮辱女性”。
辱華、辱女、賣國、做漢奸…… 過去 只有在很嚴肅場合才能聽到的大詞, 現在網絡上幾乎隨處可見。
之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有個宿管阿姨,在感恩節這天自費買來了價值不菲的巧克力,想要發給同學,感謝同學們對公寓工作的支持。
天大的好事對吧。
然而就是有人不領情,能從中解讀出崇洋媚外的意思,在羣裡警告阿姨:
“宣傳西方節日”
“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
“請立即停止活動。”
“否則向有關部門反應。”
最後逼得阿姨無可奈何只能道歉。
還有一次,蘋果發佈 了新產品。然後他們官網上有個“專家一對一選購”的選項,其中蘋果手錶的專家,是長這樣的:
在我看來這就是個正常銷售人員,結果網友從中看出了端倪。
先是有個網友說這是中國專區特有的“專家”,這眯眯眼+辮子,刻板印象到了極致,要把人看吐了。
“1000萬人裡隨便拉一個出來也比這個好看吧。”
然後一堆大V轉發,表示這絕對是刻意歧視中國人。評論則是一片“試探底線”、“蘋果用戶都是奴才”等聲音。
讓人不知道說啥纔好。
這個形象根本不是特意針對中國市場。全世界的蘋果商店“蘋果手錶專家”都是這麼個形象。
難不成你覺得這是在用他們自己的員工“遊街示衆”嗎?
事實上從這人的長相妝容打扮,加上蘋果回覆的“這是美國加州的一名女員工”:
我懷疑這根本就不是亞洲人,而是印第安人。
凡此種種,無不表明,你無時無刻不處在“被帶節奏”的節奏中。
最糟的一個結果是,互聯網越來越緊繃,你一旦跟不上時代,觸碰什麼G點就等着被口誅筆伐吧。
這時候普通人倒是和公衆人物平等了,都會被莫名其妙地狠狠罵。
接下去怎麼辦,也是一個問題。
但可以肯定,下一個受害者會出現。
而這個倒黴蛋有可能是你。
可以看到一篇“性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