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看什麼

1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其中兩漢時期稱長安,是西漢的都城,洛陽亦是九朝古都,最早建都是在西周時期,兩漢時期則是東漢的都城。因此我們說,從長安到洛陽,便是從西漢到了東漢。

本刊歷經三年左右時間,用六期的篇幅容量,完成了對兩漢歷史的梳理重構,本期是兩漢的最終篇,重點放在了對東漢中後期這一段歷史的研究,於是,洛陽便成爲了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洛陽博物館外景:洛陽博物館位於洛陽市洛龍區洛宜公路和聶泰路交叉口南,緊鄰隋唐城遺址公園。洛陽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

實際上,洛陽及其周邊地區,以前我們來過多次.曾在四月,鮮花盛開的季節,看過這裡甲天下的牡丹;曾在深秋,落木蕭蕭的季節,探訪過鞏義的杜甫墓。研究兩漢歷史期間,兩年前,我們重點考察過東漢皇帝帝陵。洛陽,大城矣,不是一次兩次就能看得完的。這次我們能看到什麼呢?

2

兩漢時期,關於洛陽的描述,最生動傳神的是兩篇文學作品,一是班固的《兩都賦》,一是張衡的《兩京賦》。前者通過對長安與洛陽兩座城市的對比描述,意在說明東漢定都洛陽的必要性,實際上是在歌頌東漢建立者的英明偉大;後者則通過描寫長安的奢華無度和洛陽的禮儀之盛,告誡統治者們勿奢淫無度。不管其出發點是什麼,這兩篇大賦,都爲我們呈現了一個繁盛恢弘的洛陽。

當然,今天我們是看不到《兩都賦》和《兩京賦》裡描寫的兩漢時期的洛陽的城市風貌了,只能通過文字去想象,只能通過沉澱下來的歷史文獻自己去勾勒。歷史學是一門有關於選擇的學問,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甚至喜好去解讀歷史。我們通過對兩漢歷史的研究,最深切的一個感受就是看到了它的現代性光芒,它有黑暗的一面,但也有光明的一面,它有矇昧,但也有理性,讓人五味雜陳、愛恨交加。

3

兩漢時期,是中華民族這個文明共同體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其中,英雄人物的開拓精神與實踐,是形成這個局面最重要的條件。因此,我們在洛陽,首先看到的是這些英雄的登場。他們包括漢光武帝、漢明帝、漢和帝、竇憲和班超等等。斯人已去,陵墓猶存。其中漢光武帝陵位於洛陽市以北的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當地人稱之爲“劉秀墳”,漢明帝和漢和帝的陵墓位於孟津縣三十里鋪村及平樂鎮平樂村一帶,都屬於邙山陵墓區。班超墓也在邙山上,具體位置在孟津縣朝陽鎮張陽村。竇憲墓資料上介紹說在新安縣鬱山森林公園內,但我們前往考察,並未見到,當地人也不知道在哪兒。竇憲,這位徹底擊敗北匈奴的驕傲的英雄,蒙冤而死,死後屍骨亦不知所終,着實讓人嗟嘆。

白馬寺倒真是東漢時期留下來的建築,如今是著名的旅遊點,遊人如織,香火旺盛,人們懷着各種各樣的目的來這裡跪拜祈求。不過在筆者眼裡,白馬寺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東漢時期我們先祖開拓精神的一大見證,正是由於他們不斷開疆拓土,纔有對外文化交流,纔有佛教的傳入,纔有白馬寺。

4

其次,便看到了洛陽的建城理念和這裡孕育出的科學精神和教育思想。

要了解洛陽的建城理念,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去看漢魏故城遺址,這是一處東漢、曹魏、西晉和北魏四朝都城遺址,具體地址在今天洛陽往東的孟津縣平樂鎮金村,從洛陽出發,沿310國道到達白馬寺,再往東不遠處便是。

洛陽最早建都是在西周成周時期,漢魏都城皆以此爲基礎進行建設。此處四面環山,北靠邙山,南有嵩山和龍門,東部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形成了一個面積約700平方公里的盆地,適合建城市,周邊還有大量的耕地,可以保證供給,城市擴張時,也有足夠地方。而且此處周圍地勢比較險要,的確易守難攻。

盆地中部有洛水和伊水流過,兩條河流保證了生活與農業灌溉用水,背靠邙山阻擋了冬季寒風,山上植被則形成適宜的小氣候。

與漢長安城相比,東漢時期的洛陽城一個最顯著變化便是三雍及太學等重要禮儀建築均位於城南,加上國家大祀制度的完備,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獨立的祭祀禮制建築區,在我國都城建造史上是第一次,並被之後的朝代繼承了下去。

據勘探,漢魏洛陽城的面積在12—14平方公里,目前遺址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殘長3700米,南垣被洛水沖毀。殘垣一般高於地面1一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牆均用夯土版築而成。

漢魏故城遺址位於農田當中,正在修復開發之中,有民工正在修一段城牆。每個挖掘出的遺址處都已有相應保護,還設立了站牌,比如西陽門遺址處,就叫西陽門站。

從漢魏故城遺址往偃師方向前行,到達佃莊鎮,這裡有個擁有古雅名字的村莊:太學村。太學,是東漢最高學府,由光武帝劉秀創立,到漢順帝時期,太學生人數達三萬人之多。東漢很多著名的大臣和名士,都在太學學習或遊學過,比如張衡便是。桓靈二帝時期,因爲宦官奪走了本屬於朝廷官員的人事任免權,激起了包括朝廷官員和讀書人在內的“黨人”的反對,發生了著名的黨錮之禍,當時太學生便是“黨人”最大的後援力量。最終他們雖然失敗了,但擔當天下道義的精神,卻是現代價值在古代中國的閃耀,成爲一種文明傳統被後人繼承。漢靈帝時期,在太學立有《熹平石經》,即將《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等七經用當時通行的隸書體統一書寫,作爲標準向太學的學生講授,後來雖未實行下去,但《熹平石經》的刻制卻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集漢隸之大成,不但在當時被奉爲書法的典範,而且影響至深且遠,漢字字體由隸變楷的過渡,《熹平石經》起了橋樑的作用。《熹平石經》現已被毀,但洛陽博物館裡收藏有幾塊殘石。

今日太學村,已經沒有任何當年太學的遺蹟了,但太學的名字卻流傳了下來,我們在路邊看到的飯店叫做太學飯店,有一家公司名叫“太學染化有限公司”。太學村村中空地處,是一大片樹林,正值深秋,葉子落滿林間。我們遙想:當年的太學生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探討學問,議論朝政的吧。

太學村往西不遠處的大郊寨村附近,有靈臺遺址。靈臺是東漢的國家天文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張衡就曾在這裡工作過多年,張衡不喜做官,而醉心於在此觀天、冥想,讓我們不禁感嘆,我們祖國自古不但有士大夫們擔當天下道義的憂患精神,而且還有張衡這樣的科學家仰望蒼穹、探索客觀物質世界的科學意識。

靈臺遺址位於當地百姓的農田之中,一個大土堆,長滿荒草雜樹。我們下車拍照時,當地百姓在一旁圍觀,有一農婦問道:“你們是記者嗎?”筆者答曰是。她抱怨道:“整天報道報道,說要開發開發,咋就不見人來?”我理解她的抱怨,當地百姓是想借旅遊開發之機,多掙點錢,改變自己的生活。這沒有什麼不對。事實上,漢魏故城遺址、太學遺址和靈臺遺址就可以做一個整體的開發,既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又能讓我們這幫的尋訪者看到並理解祖國文明中的各種現代價值。

漢魏故城西陽門遺址內的排水溝

河南孟津縣漢魏故城西陽門遺址:漢魏故城位於今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面積12km2左右。西陽門始建於北魏,所在的位置是東漢洛陽城內的市場——金市所在地,東部爲東漢洛陽的北宮,偏南一些有東漢時的雍門。

偃師市佃莊鎮東漢靈臺遺址:靈臺是東漢時期的國家天文臺,東漢科學家張衡曾經在此工作過。這個遺址位於佃莊鎮朱圪壋村和大郊寨之間的農田裡,在太學遺址西南,離得並不遠。

偃師市佃莊鎮太學村太學染化有限公司:太學村是東漢太學遺址所在地,現在在這裡已經看不到相關遺蹟了,但它的名字卻留了下來,被村莊、飯館、工廠使用。圖中的太學染化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5

當然,瞭解洛陽的歷史,最直觀快捷的方式是參觀博物館。這次我們到洛陽,大吃一驚的是洛陽簡直就是一座博物館之城,市區裡官辦的、民辦的博物館,大大小小竟有近五十座。洛陽博物館自不必說了,其他的還有東方紅農耕博物館、洛陽警察博物館、洛陽日記博物館、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洛陽水席博物館等等,光聽名字就很有去看看的衝動。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重點參觀了洛陽博物館和東方紅農耕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位於隋唐裡坊區西北隅,佔地300畝,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積4.2萬平方米,地下2萬平方米。博物館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洛陽博物館北臨洛浦公園,南接隋唐植物園,地理位置上雖然有點點偏環境優美,但是環境非常好。裡面的展品全方位的展示了洛陽悠久的歷史文化。

如果說在洛陽博物館裡我們看到的是洛陽農業時代的輝煌,那麼在以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的發展歷史爲依託的東方紅農耕博物館裡,我們則領略了現代中國農耕機械化的發展過程。

新中國成立後,將洛陽定位爲一座重工業城市,一大批重工業企業在此建設投產,156個蘇聯援華項目中,就有7個落戶洛陽,其中就包括位於洛陽市澗西區的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習慣上人們稱之爲“中國一拖”。如果講這些讀者還有些陌生的話,那麼提起“東方紅拖拉機”,年紀大一些的讀者就可能無人不知了,它可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尤其是中國農民幾代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一抹紅色,已經成爲中國農業機械化的代名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拖”現名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個以農業裝備、工程機械、動力機械、汽車和零部件製造爲主要業務的大型綜合性裝備製造企業集團。

中國一拖作爲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援建的項目,蘇式經典廠房建築保存較好,它與礦山廠、軸承廠等構成了洛陽工業區最重要的核心建築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主義建築風景帶,充分體現出計劃經濟時期工業遺產的特點。2011年5月,這些蘇式建築羣所在的街區,被評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是全國十大名街中唯一入選的工業遺產街。2013年,在國務院公佈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 洛陽澗西蘇式建築羣,作爲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入選。東方紅工業遊,則成爲洛陽最著名的工業旅遊路線,項目內容包括東方紅農耕博物館、廠區參觀和生產過程參觀等,其中的核心,便是東方紅農耕博物館。

東方紅農耕博物館成立於2010年,展陳面積近5000平方米,集收藏、展陳、宣傳、教育和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通過珍貴的歷史圖片、文物史料,配以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再現了新中國現代農耕的發展歷史,館內收藏的新中國成立初期進口拖拉機、國產拖拉機代表機型等完整展現了中國農耕機械的發展歷程。

在此我們瞭解到中國一拖成立時,是由毛澤東主席親自選址,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定廠長人選。1959年的落成典禮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譚震林說:“中國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時代來臨了!”在我們這麼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農業國度,這是一次偉大的變革!

農耕博物館裡,毛澤東主席當年對建設中國一拖的批示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一份修改了多次的文件,毛澤東主席先是說“拖拉機型號不要用洋字”,後來又把“不要”改爲“不宜”,最後定稿爲“不可”。“拖拉機型號不可用洋字”,這句話反映了在特定歷史時期,中國人自力更生的決心,又體現了一種隱秘的自尊,讓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也能感受到中國現代化的進程是多麼的艱辛, 走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道路是多麼不容易!當然現在中國一拖生產的拖拉機,在命名上已經採用“洋字”,這是因爲外部形勢變了,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做出相應改變是必要的。

參觀過程中,我們既領會到了一種莊嚴,又體會到了一種參觀博物館時少有的愉悅感。這和展館的佈置設計是分不開的。比如在介紹拖拉機在世界各國的影響時,我們看到了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站在拖拉機上做演講,爭取農民支持的圖片,不禁莞爾。筆者還看到了一篇《紅色拖拉機》的散文詩,作者剛好是筆者很熟悉的當代著名詩人宋曉賢,他用極爲樸素又包含感情的筆觸,寫出了東方紅拖拉機對一代中國少年心靈上的影響。哦,歷史不是死去的時間,而是正在進行中的現實,它就在我們身邊,那麼親切,帶着體溫!

在東方紅農耕博物館裡,遊客還可以買到各種拖拉機的小模型,用來當紀念品或送人,都非常的別緻。

遺憾的是,我們此次沒有參觀中國一拖廠區和生產製造過程,農耕博物館的張迎女士告訴我們,參觀一拖廠區和生產過程需要提前預約,十五人組成一個團,他們這邊才能接待,前去參觀。因爲廠區車間每天都在作業,散客前去參觀,會影響工廠生產。我們當然能夠理解。爲了彌補我們的遺憾,張迎女士爲我們提供了大量中國一拖廠區和生產過程的照片及相關文字資料,彌足珍貴,在此深謝!

6

從洛陽博物館,到東漢洛陽的各種遺蹟,再到今天的東方紅農耕博物館,我們所看到的是: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從來都不缺少現代精神,從來都不缺少開創意識。洛陽在歷史上多次成爲開創之都,新中國成立後,洛陽作爲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市,同樣爲祖國的現代化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因此,我們要全面談洛陽的歷史,就不能將二者割裂開來,它們是一個整體,更是一種傳承。爲新中國現代化奮鬥的建設者們,他們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外部世界,恰恰來源於積澱在歷史深處的,不同於黑暗沒落的傳統文明的另一部分!真正偉大的變革從來都是發生在自身內在!

此次洛陽之行,我們還考察了周王朝和隋唐時期的一些歷史遺蹟,結束洛陽之行後,又去探訪了位於河南其他地區的幾位東漢名臣的故里,關於周王朝和隋唐時期的遺蹟,我們會在本刊將來的相關專輯中介紹,至於東漢名臣故里的考察文章,則會發表在本期雜誌,談的依舊是古代文明中的現代性問題,可和本文參照閱讀。

毛澤東主席對中國一拖的批示:新中國成立初,農業機械製造基礎薄弱,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一拖的籌備和建設高度重視,毛澤東主席就曾對一拖作過很多批示。圖中我們看到的是河南省委1958年3月6日發給中共中央的電報,在電報紙上方空白處有毛主席的親筆批示,這個批示修改過多次,從“拖拉機型號不要用洋字”到改爲“不宜”,再到最後定爲“不可”,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中國人自力更生的決心和隱秘的自尊。這份文件現存於東方紅農耕博物館內,博物館位於一拖廠區大門前的東方紅廣場西側。

農耕博物館入口處的LX1204拖拉機:東方紅農耕博物館供圖

一拖廠區內的拖拉機生產線:東方紅農耕博物館供圖

End-

掃描李尋老師助理二維碼

加入李尋品酒學院酒友交流羣

點擊進入李尋的酒吧商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