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二會落幕 兩岸學者劉國深:賴清德可通過馬的管道溝通

前總統馬英九(左)10日下午4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兩人在北屏風前握手合影。(圖/新華社)

前總統馬英九10日下午4時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舉行會見。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表示,習給予馬高度評價,「值得輿論深入思考」;對於習提到「四個堅定」,往後要經常去提。劉國深更稱,賴清德的新政府完全可以通過馬英九這個管道去溝通。

據深圳衛視直新聞《灣區望海峽》,劉國深認爲,馬英九過去幾年在兩岸關係中的言行,海峽兩岸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看法。習近平站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角度對馬英九給予高度評價,值得輿論深入思考。劉國深指出,馬英九在臺灣面臨的政治環境嚴峻複雜,大陸理解並堅定本着求同存異的理念和馬英九打交道。

習近平於會面時稱,「兩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民族有共同的責任、對未來有共同的期盼。」劉國深解讀,習近平的這段論述講的就是兩岸「同」的部分,只要能堅守住「同」,兩岸之間的差異都是可以化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商量的。

習近平還對馬英九談到「四個堅定」,即要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此,劉國深指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基礎在於兩岸擁有共同的身份認同,兩岸同胞必須堅守好這種身份認同。

劉國深表示,海峽兩岸共同的身份認同來源於共同的歷史文化傳承,但是,近年來,隨着民進黨當局搞「去中國化」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打壓,對歷史進行曲解,並在國家身份和地方身份之間製造衝突,兩岸的身份認同出現割裂的危險。他稱,對於「四個堅定」,往後兩岸的社會各界都要經常去提,去堅守、傳承好兩岸的共同身份認同。

劉國深另表示,在緬懷孫中山先生、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方面,兩岸是有共同的話語的。但是,大陸也不迴避兩岸有制度上的不同,所以結合國情,用「一國兩制」的辦法解決。他稱,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是一個共同體,大陸不去糾結制度的不同,相反,中國式現代化還要惠及臺灣同胞,讓臺灣同胞也在大陸發展中受益。

劉國深表示,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賴清德就將正式上任,他應該認識到,「臺獨」是不能當飯吃的。臺灣的經濟應該如何發展,臺灣的社會應該如何治理,這是臺灣百姓關注的,也是作爲臺灣領導人應該關注的,而不是魯莽地講什麼「臺獨」。劉國深稱,馬英九此次來到大陸,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賴清德的新當局完全可以通過馬英九這個管道去溝通,去做更多得兩岸同胞民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