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之怒

(圖/本報系資料照)

馬英九2016年卸任總統後,每年都參加蔡總統主持的國慶大典,今年拒絕參加,並怒指雙十國慶英文名稱被改爲「臺灣國慶日」,他再參加就是幫忙背書偷渡臺獨。老馬之怒雖來得晚,至少捍衛了中華民國卸任總統的尊嚴與國格。

面對馬英九之怒,國慶籌備委員會主委、立法院長游錫堃打哈哈迴應,現在是「中華民國臺灣」,尊重對方選擇;行政院長陳建仁則裝迷糊表示,國慶英文這幾年都是「Taiwan National Day」,馬前總統過去也曾參加過,不理解爲什麼突然就不參加了?

卸任總統公開拒絕參加國慶,並譴責現任政府偷渡臺獨是何等大事,遊、陳卻極盡揶揄與冷迴應,印證民進黨借中華民國之殼上市臺獨,已是司馬昭之心,纔會有賴清德打臉自己「沒有所謂的獨立路徑」。

蔡英文執政7年多來,每年國慶都想方設法偷渡臺獨意象,搞得跟民進黨黨慶一樣,從前年大剌剌地把國慶英文改爲「Taiwan National Day」,馬英九一再呼籲修正未獲迴應,在今年大典前丟出震撼彈,等同確立國民黨與民進黨2024大選就是和平與戰爭、反臺獨與臺獨之戰。

馬執政期間雖改善兩岸關係,但未能大破大立促成兩岸進一步融合,反被民進黨一路追着打,最終斷送江山。老馬這一怒爲藍營吐了一口怨氣,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應順勢而爲,強化反臺獨論述。

臺獨借殼上市,從「中華民國在臺灣」變形「中華民國臺灣」,如今國慶又成了「臺灣國慶日」,中華民國不見了,老馬也終於硬了起來,就看侯友宜能否把這口怨氣轉化爲競選動力,實現政黨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