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繼承消長 臺北市每10棟移轉2棟是繼承

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觀察近十年來不動產建物移轉(包括買賣、拍賣、繼承、贈與等)的趨勢,來自買賣取得比例大減,早年多達8成,2014年降至7成,不過近年已降至66%左右,等於每三棟房屋移轉就有一棟不是「買方自己掏錢出來買的」。

取而代之最明顯的就是繼承移轉一路攀升,2006~2010年繼承移轉只佔全部移轉的7%,不過現在已經一路攀高到15%,一方面是買賣移轉變少了,一方面則是繼承年年創新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國內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愈來愈多的國人遇到繼承問題,2021國人的平均壽命爲80.86歲,普遍有繼承機會的多是5、60歲的族羣,這個族羣通常也都有不動產、兄弟姊妹數量多,有時候只能出售換現金才能公平分配,進而達到世代間的財富移轉,一般3、40歲族羣雖然可能無法直接繼承不動產,但阿公、阿嬤留下來的財富,長輩繼承了也有可能間接資助年輕人購屋。

以六都來看,高房價的臺北市,與如臺中、桃園等年輕城市,不動產移轉型態的分佈截然不同,在臺北市有高達13%、21%的不動產移轉分別來自贈與及繼承,僅有不到一半來自賣賣,然而在臺中、桃園,不動產移轉來自買賣賣比例均高達7成以上,來自贈與及繼承僅各約1成左右。

曾敬德指出,人口持續老化,愈來愈多人會遇到繼承問題,尤其50~60歲世代,不過繼承也會衍生出許多問題,若生前長輩沒有先處理好,很容易就出現兄弟姊妹間意見不合的狀況,房地合一稅的制度改革,也會產生許多稅務問題。